結果,當然是適得其反的。以往的時候,交州軍在和異族交戰的時候,憑藉著戰陣的威力百戰百勝不假,可不要忘了,異族之所以被稱為異族,是因為他們的生活習性、文化背景都和漢人迥然相異,他們沒有接受過漢人正統文化的薰陶,對兵家韜略能懂一點皮毛就已經算是了不起了,交州軍這才能依仗著戰陣無往而不利。可是現在,在當今世上對戰陣最為精通的漢軍面前,士壹並沒能改變舊有的觀念,依然抱守成規,失敗,便似乎已經是命中註定的了。
姜維手舞銀槍,再次將一名交州軍挑飛之後,頓感眼前一空,抬頭一看才發現自己已經衝出了交州軍的戰陣,完成了一次鑿穿。
兜轉回戰馬。姜維並沒有立刻發起第二次鑿穿,而是利用這極為短暫的空隙,仔細的觀看了一眼交州軍的戰陣。經過剛才這次鑿穿,交州軍陣中被鑿出來一條裂縫,整個戰陣的前半部被一分為二,均衡的分裂成了左右兩個部分;而交州軍的後半部戰陣,則是因為姜維在鑿穿過程中的忽然變向,在偏向左側,距離整個戰陣的中軸線數十步之外的地方,出現了一道斜向的斷裂。和前面的那條裂縫連線在一起,將交州軍的戰陣分割成了四個區域。
當四千多名漢軍先後在姜維的身後調轉馬頭,再次結成鋒矢陣的時候,姜維也已經完成了對交州軍戰陣的觀察。透過觀察,姜維決定把第二次鑿穿的路線,從交州軍後陣的右側開始,斜向插入交州軍戰陣三分之一左右的時候,再轉變角度,以對角線的弧度向左側衝鋒。這樣就會讓交州軍本就已經被分離開的四個區域,再也無法連線到一起了。然後,士壹就會成為姜維這次鑿穿的終極目標,將士壹擒拿之後。姜維相信,交州軍就會陷入徹底的混亂之中,再也沒有還手之力了。
在心中做出了決斷之後,姜維伸手抹了一把臉上的血跡。然後一抖手中銀槍,將槍刃上帶著的碎肉和血珠甩去,將銀槍高高舉起。大聲喝道:“將士們,隨某衝!”
四千餘漢軍騎兵立刻高舉起武器,聲嘶力竭的呼喊著:“風!風!!風!!!”
銀光一閃,姜維按照既定路線,率先向交州軍的戰陣再次衝殺了過去,銀槍帶起道道銀芒,宛如一條銀龍在空中翻騰飛舞,銀光所過之處,血光乍現,交州軍中無人能擋住姜維一招半式,就像是割麥子一般,在姜維的銀槍之下,成批成批的倒了下去。姜維雖勇,但終究無法與數萬交州軍匹敵,可是,姜維並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在他的身後,還有四千多和他肝膽相照的兄弟!
四千多把武器,被四千多名漢軍騎兵錯落有致的揮動著,攻防之間秩序井然,互為犄角,不給交州軍留下絲毫的破綻,就像是一塊巨大的磨盤,在無情的碾壓著交州軍的同時,卻讓交州軍感到無懈可擊,根本找不到可以切入的突破口!
向右,再向左,姜維成功的按照事先勾畫好的路線,來到了交州軍的戰爭核心,此刻,他距離交州軍的統帥士壹,僅僅只剩下了十步之遙。
銀芒暴閃,姜維奮起神威,將阻擋在他和士壹之間的交州軍,在最短的時間內肅清之後,大喝一聲,擰槍向士壹殺去。
士家是交州的大家族,家族中出過很多出類拔萃的俊傑,但是士家卻有一個困擾了多年的難題,那就是士家雖然人才輩出,但近乎九成九的人,都是偏向於習文,而並不善於演武,所以士家的俊傑,基本上也都是文官出身,根本就上不了戰場。後來士燮做了士家的家主之後,曾經努力地想要彌補家族中的這一缺陷,大量的培養過後輩子弟中身體素質比較好的人,可惜的是,士燮的努力並沒有取得太多的成果,雖然很多子弟都學會了一些兵法,不再是單純的內政型人才,帶兵打仗是足以勝任了,但卻依舊沒能培養出出色的武將。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士壹的武功也並不高強,甚至還不如漢軍陣中的一些基層軍官武藝高,面對姜維這閃電一擊,士壹知道該向哪個方向躲避,也知道該如何來用手中的長槍進行格擋,但偏偏身體跟不上意識,思維到了,但身體的動作完全做不出來,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姜維的銀槍迎頭刺來,狠狠地刺進自己的左肩,將自己挑離馬背,挑向了半空。
姜維長嘯一聲,槍交左手,隱在身後,右手向空中一抓,便將被他挑在了空中計程車壹活捉了過來。把士壹的身體放在馬鞍前之後,姜維低頭看了士壹一眼,確認他的傷口並不致命,便伸出右手,一記手刀砍在了士壹的後頸上,將他打暈了過去。戰場生存的法則之一,在敵人沒有完全喪失戰鬥力之前,絕不可以掉以輕心。為了不讓士壹在自己衝殺的過程中搞出什麼小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