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啊,回去好好休息,明日咱們水陸並進,到新河再去會會袁紹!”
第三百一十六章 決戰在即
當袁紹收攏敗兵,剛剛倒騰過一口氣兒來的時候,又是一條噩耗傳進了他的耳中,常山郡,被趙雲兵不血刃的拿下了,其輕易的程度,自古罕見。傳聞趙雲只是帶兵到常山郡城下露了個臉,把自己的將旗在城下一豎,整個常山郡城內的軍民全部都沸騰了,近萬的守軍來了一次集體譁變,斬殺了袁紹派去的郡守,然後和數以十萬計的民眾,開啟城門,鑼鼓喧天的把趙雲迎進了城內。
不得不說趙雲在常山的名號實在是太響亮了,當初趙雲還在家鄉的時候,就經常接濟窮困百姓,還曾經傳授過當地守軍武藝,無論是在軍中還是在民間,都有著良好的聲譽。後來趙雲離開家鄉拜到槍神童淵門下學藝,也曾回來過幾次,每次都會做一些除暴安良,救助百姓的事情,一直到他投效到敖烈的麾下之後,因為身負血殺軍統領重任,回來的次數才慢慢減少了,但這並不能減輕家鄉父老對趙雲的喜愛之情,趙雲在外面創下了偌大的威名,隱隱成為敖烈麾下第一大將,與戰神呂布並駕齊驅,家鄉的父老可都是知道的,無不對趙雲口口傳頌,現在見到趙雲衣錦還鄉,自然是歡喜的不得了,開城迎接趙雲,也就不值得奇怪了。
打個比方,趙雲在常山的受歡迎程度,就好像是後世的一些小鄉鎮,出了一個百年不遇的大學生,透過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學,後來還做了大官,而且這個大學生在家鄉的口碑極好,試想,這樣的人回到家鄉,能不受到家鄉父老的夾道歡迎嗎?
趙雲進城之後,傳檄常山的各個縣令,讓他們歸附燕王,收到趙雲傳檄的縣令們。立刻改旗易幟,撤下袁字大旗,把燕字大旗插上了城頭。一時之間,常山治下的八個縣,全部向趙雲倒戈,把趙雲的聲望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連帶著。也讓燕軍計程車氣大漲,聲威大震。
又丟掉了一個郡,而且還是以這樣的方式,讓袁紹的心中感到窩火無比,然而令袁紹更加窩火的事,還不止於此。甘寧統帥兩萬麒麟軍沿著黃河入海口。進入黃河航道,兵鋒直逼袁紹所在的新河,但卻並沒有向袁軍發出挑戰,而是利用新式戰艦速度快的優勢,在黃河之上打起了遊擊,別忘了,這可是甘寧的老本行。甘寧在投效敖烈之前,可是兩江之上赫赫有名的“錦帆賊”!
在甘寧的襲擾之下,連續數個縣城遭到了麒麟軍的攻打。麒麟精銳走下戰船,來到陸地上作戰,戰鬥力竟是絲毫不減,沒有一個縣城的守軍可以抵抗的住麒麟軍的猛攻,甘寧更是奮勇當先,戰鬥在攻城戰中的第一線。那些只有千餘人甚至只有數百人駐守的縣城,很快就被甘寧率軍打破了。破城之後,甘寧把城中庫府內的錢糧物資、軍器裝備洗劫一空,甚至就連守軍身上穿的衣甲都不留情面的扒了下來,然後把縣令和守軍們綁到一起,交給當地的老百姓處理。甘寧是外來人,不清楚這些縣令和守軍平素為人如何。因此也不好擅殺,但是當地的老百姓可是知道的,把他們交給百姓處置,絕對不會出現任何偏差。
結果。在甘寧俘獲的幾個縣令中,只有一個人沒有被老百姓處死,其餘人都被百姓們亂棍打死了,可見袁紹委任的縣令們,平時是如何的欺壓百姓了。甘寧此舉,也算是為百姓們除了一口惡氣。同時,甘寧這種仗義行俠的作風,也贏得了廣大民眾的認可,於是,由燕王統治冀州,比車騎將軍袁紹更為合適的議論,悄然在廣大的百姓中間興起,成為了人們的熱議話題。
袁紹有心派出兵馬圍剿甘寧所部水軍,無奈“錦帆賊”著實機警,深諳游擊戰的精髓,每每在袁軍出兵的路上,就已經帶領著部下水軍轉投他處了,只留給袁軍一個個空空如也的空城。袁紹的部下不是沒有水軍,可自始至終,袁紹都沒想到過和敖烈的對戰會用到水軍,因此在戰爭伊始,他就把大部分的水軍調派給了審配,以便審配在黃河渡口攔截曹操。沒有水軍的幫助,袁紹自然也就對甘寧無可奈何了。
袁紹是在無可奈何中,頗有些焦頭爛額,可敖烈卻與袁紹的心情截然相反。經過短暫的休整,敖烈率領十一萬燕軍和江東軍步步逼近新河,凡是敖烈王旗所過之處,沿途的縣城莫不望風而降,罕有拼死抵抗的事情發生。擋在敖烈進軍路線上的五個縣城,四個開城投降,只有一個做出了抵抗,卻被戰鬥力強悍的虎賁力士僅用半個時辰就給拿下了。
在進軍的同時,敖烈傳令鎮守在常山的趙雲和鎮守在中山的太史慈,以及鎮守在渤海的周泰、蔣欽,讓他們分兵前來助戰。趙雲和太史慈不想錯過這場曠世大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