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部分(3 / 4)

小說:三國之北漢燕王 作者:莫再講

讓他鬧心,使得他無法全神貫注的和敖烈交鋒,這樣一來,孫策就等於是在側面牽制了劉備的注意力,使得主戰場上的敖烈,可以應對的更加從容一些。

那麼,孫策的計劃又是什麼呢?除了周瑜和孫權這兩個計劃的發起者之外,在沒有第四個人知道。江東和北方不同,這裡士族、世家林立,想要掌控好江東,就必須得到這些士族中的名士的幫助,而這些士族們,心中根本就不在乎是誰執掌天下,他們在乎的,只是江東的利益不會受到損害,在這個背景之下,孫策根本就不可能把自己的計劃公諸於眾,這也是敖烈在信中要求他保守秘密的重要原因,否則的話,一旦讓這些士族中的代表人物,比如說張昭和張紘等為首的文官們知道了,他們一定會先從自家士族的利益去考慮問題,說不定反而會旁生枝節。

江東的文武們,不知道孫策接下來將會怎麼做,他們只知道,因為一場並不是太大的爭吵,周瑜只是在酒後和孫策開了幾句略顯過分的玩笑話,結果就觸怒了孫策,被孫策罷黜掉了兵權,趕回了柴桑的家中。趕走周瑜之後,孫策任命中生代將領呂蒙接替周瑜的位置,以江東副都督之職,暫代周瑜大都督的權責鎮守在屬於江東的荊州兩個郡內,直到選出新任的大都督為止。(未完待續。。)

ps: ps:嘿嘿,周瑜被罷黜,呂蒙上位,是不是有點熟悉呢?接下來的事情,想必很多朋友都能猜到了?

第三百九十四章 風起雲湧(二)

在敖烈率領十五萬漢軍,抵達斜谷關,和馬超從西涼帶來的兩萬虎賁精銳以及三萬西涼鐵騎匯合之後,使漢軍的總戰力達到了二十萬,已經從漢中班師回到成都的劉備,這才得到了風聲,連忙召集文武大臣,進行了緊急的議會。

劉備之所以是最後一個知道漢軍行蹤的,是因為敖烈對漢中以及益州方向所做的保密措施,遠比對其他地區更為嚴密,而且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訊息的傳播速度當然也相應的要比其他地區差了一些,再加上被劉備安排留下來鎮守漢中的主將是黃權,黃權是一個出色的內政型人才,帶兵打仗並非是他所長,雖然劉備或許也意識到了這一點,讓泠苞和雷銅一起留下來做副將,但還是沒能及時偵察到漢軍的動向,直到漢軍大軍逼境,距離漢中已經只剩下數日之遙的時候,才得到了這一訊息。

議會上,自劉備以下,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凝重的神色。畢竟,現在才得到訊息,已經有些晚了,就算即刻召集大軍,前往救援漢中,恐怕也趕不及了,更何況要召集起能抵抗二十萬漢軍的部隊,業並非是一時半刻就能做到的事情,最少也要兩天的時間,相信等劉備召集起足夠的軍隊時,漢軍已經達到漢中城下,開始攻城了。而蜀兵從成都出劍閣,奔葭萌關,達到漢中,一路之上崎嶇難行,大軍透過至少也要三五天的時間,現在只能寄希望於鎮守漢中的黃權三人。能夠擋住漢軍的猛攻,等待援軍的到來了。

劉備陰沉著臉。向四周的眾位大臣們環視了一眼,這才開口說道:“事態不用孤王多說,諸位心中也都清楚。漢中是益州的門戶,若是讓敖烈奪走了漢中,則整個益州都將毫無秘密的袒露在敖烈的面前,這是我們不能承受的損失。生死存亡之秋,方顯諸位的本事,這一仗要依賴諸位個展才華。助我大漢度過這次難關。”直到現在,劉備依然一口咬定自己是漢室宗親,自己的王爵又是漢中王,所以劉備每當在提起自己國度的時候,都會以大漢自稱,既表示自己才是大漢正統,同時也能起到鼓舞人心的效果。畢竟現在心繫大漢的忠貞之士,還是有不少的。為了區別開敖烈的北漢新政,人們通常都會以蜀漢來稱呼劉備建立的王國。

法正站起身來,急促的說道:“大王,事情已經發展到了這個地步,我們不能再拖了。應該立刻召集軍隊,前往馳援漢中。同時也應該先派出一支精銳部隊,輕裝上陣,先行一步趕到漢中,幫助公衡(黃權的字)他們抵擋漢呃。抵擋敖烈!”法正一時著急,差點說錯了話。在蜀漢,是不能把敖烈的北漢新政稱為漢的,而是要稱燕,也就是敖烈以前的王爵,這是一條不成文的規定,發起者,自然是坐在漢中王王位上的劉備了,因為在劉備看來,天下間只有一個大漢的傳承,就是他劉備建立的蜀漢!

無心糾正法正的語病,劉備點了點頭,道:“如此甚好,孝直,你認為派誰為先鋒前去救援漢中為宜?”

法正嘆息了一聲,低沉的說道:“大王,諸位,並非是法正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而是敖烈麾下的四支精銳此戰悉數登場,他們的戰鬥力,絕不是一般軍隊可以抵抗的,派普通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