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部分(2 / 4)

小說:三國之北漢燕王 作者:莫再講

妻兒的危險因素都清理掉,我們才能安心。你們看,那邊是本侯命人雕刻的忠義碑,只有以身殉國難的烈士,才有榮幸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上面。本侯不希望看到你們的名字出現在忠義碑上,但是,如果誰能夠在戰後把名字留在上面,本侯會為那些兄弟驕傲和自豪,因為你們無愧於大漢精兵的稱號,無愧於父母把你們帶到這個天地之間,你們是真正的戰士,是真正的男人!此役,就讓我們用敵人的鮮血,來成就我軍的威名,讓全天下的叛逆都知道我幽州軍、我燕趙男兒的威武!”

敖烈的話激起了十萬雄兵的熱血,這些燕趙出身的熱血男兒本就奔放直爽,聽完敖烈的話之後,更是群情激奮,大有和張舉的叛軍大幹一場的架勢。

趙雲挺槍立馬,大喝道:“血殺所屬!”

三千血殺營精銳立刻熱血沸騰的高呼著:“血殺之魂,有征無戰!”

馬超在另一側舉起了手中的虎頭湛金槍,奮力呼喊:“虎賁所屬!”

三千虎賁營精銳用不遜於血殺營的呼聲喊道:“虎賁之威,有死無生!”

緊接著,太史慈舉起虎膽錦牙槍,大喊道:“風!”

十萬雄兵在太史慈的帶動下,同時舉起了手中的兵器,聲嘶力竭的跟隨著呼喊了起來:“風!風!!風——!!!”

第一百零一章 兵臨城下

正午時分,幽州軍飽餐一頓之後,開始按照佇列順序先後走出了大營。在主將們的指揮下,排列成一隊隊整齊的陣列。每個人的身上都透著肅殺之氣,目光凝視著漁陽的城牆。他們的統帥敖烈,下達了全軍集結準備攻城的命令。

漁陽城有東南西北四個城門。各地的郡兵和右北平的人馬混合在一起,分成兩撥分別佯攻漁陽的東西兩門,敖烈帶領主力攻打南門,只留下北門沒有圍攻,對整座漁陽城形成圍三闕一之勢。敖烈這樣做,也是接納了賈詡的意見,特意空出了北門,防止城中叛軍做困獸之鬥。同時,漁陽的其他三個城門都是通往幽州各郡,只有北門的方向,是通向烏桓的。敖烈也是怕張舉兵敗後流竄到幽州各郡禍害百姓,所以空出北門讓張舉有路可逃。至於張舉如果能僥倖在戰敗後逃到烏桓,烏桓人會不會殺了張舉給他們的峭王報仇,就不在敖烈的思考範圍之內了。

抬頭看了看正午當空,散射著刺眼光芒的太陽,敖烈忍不住又輕輕嘆息了一聲:“一將功成萬骨枯啊。。。”敖烈身後的賈詡聞言,剛要上前勸解敖烈幾句,想讓敖烈以大局為重,卻看到敖烈忽然像是變了一個人一樣,臉上悲天憫人的神色瞬間消失的無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無盡的冷酷和殺戮。顯然,敖烈已經自動調整好了心緒,把自己帶入了戰場指揮官的角色中來了。

這也是賈詡對敖烈深感佩服的地方,無論何時何地,無論發生什麼事,敖烈不會保證一點錯誤也不犯,但是敖烈似乎永遠能夠很快的調整心態,回到正確的軌道上來。

伸手拉下頭盔上的虯龍面罩,猙獰的虯龍頭像之後,傳來敖烈冷冽的聲音:“傳令,攻城!”

與此同時,漁陽城內張舉私自建築的所謂皇宮內,已是人心惶惶,宮女和侍從們都在竊竊私語著,商量著如何才能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小霸王敖烈的大名,在整個幽州地面上誰人不知?想憑藉城中的五萬軍士,企圖在敖烈指揮的十萬大軍下保住漁陽城,和天方夜譚有何不同?

作為張舉的皇宮重地,原本不止只有這區區的五萬人馬,但是張舉自從登基稱帝之後,把身家性命看的很重,所以把手下的三十萬軍馬分散到了各地,用以形成鐵桶陣,保護自己的老巢漁陽。誰料到卻被敖烈一路勢如破竹,三天之內連克三縣,把張舉的大半兵馬都打散了,現在張舉即便想把分散出去的人馬收回來都已經做不到了。

更何況,張舉壓根就沒有收回兵馬的意思。稱帝之後,張舉每天都過著燈紅酒綠、花天酒地的生活,醉生夢死在酒池肉林聲色犬馬之中。外界的事情張舉一概不聞不問,全部都交給了他冊封的丞相手裡。偏偏這個丞相原本是個無能之輩,靠著裙帶關係把自己的妹妹嫁給了張舉做小妾,再加上各種阿諛逢迎的手段,討得了張舉的歡心,前方戰敗的訊息都被這個丞相扣押了下來隱匿不報,至今為止,張舉都不知道敖烈已經兵臨城下,只以為是趙雲那一支疑兵在鼓譟而已。

像往常一樣,張舉在四五名嬌美的侍女攙扶下,拿著一瓶西風烈酒搖搖晃晃地向花園走去,每天正午時分,他都要到花園中小睡一會兒。走著走著,張舉忽然聽到了前面不遠處的幾名親衛在低聲交談著。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