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部分(3 / 4)

小說:三國之北漢燕王 作者:莫再講

來了郭淮這麼一位大才。當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啊。同時,郭淮的出現,也讓敖烈的心中忽然產生了一種新的思維,自己現在麾下的人馬是足夠用了,但是放眼未來,還是需要培養更加新鮮的血液才對。在三國的歷史上,父子同時名留青史的並不在少數,就拿敖烈麾下的大臣們來說,杜畿的兒子杜預、張遼的兒子張虎、董和的兒子董允等等,那可都是三國後期頂尖的人才,看來,敖烈要抓緊對這些人的培養了,因為父輩的關係,這些人對自己的忠誠是毋庸置疑的,只要對他們稍加培養和訓練,他們當中的很多人,趕超父輩今日的成就並不是什麼難事!至於郭淮,不過是他們當中第一個出現在自己眼前的人才而已!

笑呵呵的看向呂布,敖烈問道:“大哥打算讓某授予伯濟什麼職位呢?”通常,君主冊封官職,是不需要徵詢下屬意見的,但是呂布是誰?是當世虓虎戰神,是敖烈的結拜大哥,更是劉協親封的溫侯,所以敖烈才會選文一下呂布的意見。

呂布伸手拍了拍郭淮的肩膀,認真的說道:“二弟,你我相交多年,對某的脾氣,你在瞭解不過了,某隻適合戰場衝鋒,不適合做封疆大吏。某的意思,是想讓伯濟接替幷州牧的職位。”

郭淮聞言大驚,連忙單膝跪地,向敖烈說道:“主公,淮萬萬不敢取代溫侯的職位,況且淮並沒有那份能力,請主公明鑑!”對於郭淮的感恩之心和自知之明,敖烈是很欣賞的,但卻認為郭淮實在是有些過謙了,歷史上能總督雍、涼十幾年的郭淮,當然有著相當的能力可以出任幷州牧,但是現在唯一的問題就是,郭淮年紀還輕,經驗閱歷都還不足,還需要一些磨練,尚不足以獨當一面。

沉吟了一下,敖烈開口道:“這樣,伯濟暫時卸去所有職務,進入燕京學府深造學習,待學成之後,本侯在考慮你的綜合素質,授予你相應的職位。”

敖烈這樣說,就等於是打算對郭淮進一步培養了,郭淮自然明白敖烈話裡的意思,心中大為感動,另一個膝蓋也跪在了地上,向著敖烈磕了三個響頭,口中說道:“多謝主公栽培,郭淮銘感五內!”

當呂布帶著郭淮離去之後,敖烈立刻提筆寫了一道命令,要求麾下文武官員的適齡子嗣,可以自願到燕京學府學習。現在的燕京學府,早已今時不同往日了,越來越多的人才被燕京學府中的東觀藏書所吸引,自願來到燕京學府任職,就連名動一時的鴻儒鄭玄,不久前也是慕名而來,在燕京學府中開堂講課,親傳弟子。鄭玄是當時的最為出名的名士,同時也是公孫瓚和劉備的老師,鄭玄的到來,又把燕京學府的知名度提高了兩個臺階。

現在的燕京學府分為內外兩院,外院沒有錄取標準,並且只對寒門士子開放,提供給廣大的窮苦人民啟蒙教育的機會,相當於後世的小學和初中,進入外院第一門要學的課程,就是由蔡邕、鄭玄等名士共同編纂的《千字文》,裡面記錄著一千多個常用的漢字及其用法和含義,啟蒙教育還是敖烈的另一位岳父甄逸提出來的建議;至於內院,就等於是後世的大學,只有品德兼優的精英才會被選入內院,進一步深造,進入內院的唯一標準,就是個人的綜合素質,有些人是歷經外院的學習之後被選入內院的,另外一些人則是某一方面的天賦特別出眾,直接就進入了內院學習。

所以說,能夠進入燕京學府學習,是每一個北方五州子民的夢想,甚至其他一些大州的人,也會來到燕京學府深造,燕京學府的教育質量和先進的授課方式,已經趕超了號稱天下第一書院的鹿門山學院。

而現在,敖烈下達的這道指令,意在培養後備人才,相信大多數官員,都會十分欣喜的把自己的子嗣送到燕京學府來學習。還要強調一點,在燕京學府中,是沒有男女之分的,就算是女子,只要一心向學,也可以進入學府學習,甚至少數的女子還被選入到內院進修。

在敖烈的這道指令中,他特意點了十幾個少年的名字,其中,杜畿的兒子杜預、張遼的兒子張虎以及董和的兒子董允等人赫然在列。這十幾個少年,是敖烈強制要求,必須要到燕京學府學習的。他們的年齡,從幾歲到十幾歲不等,敖烈深信,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一定會對他們日後的成就有所幫助,成為北方五州的後備人才、第二梯隊中的中堅力量。(未完待續。。)

第二百八十三章 祭師出征

在一系列緊鑼密鼓的秘密統籌下,出征的日子終於來到了。

這一日的清晨,敖烈身穿金色的游龍嘯天甲,身後拖著潔白的雙龍玉鍛錦披風,腰間佩戴著象徵大漢至高無上權力的赤霄神劍,威風凜凜的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