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烈必需要抓在自己的手裡,以自己為主導,而不是曹操。
曹操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直到現在他才發現,自己一直以來都有些小看敖烈了。在曹操的印象中,敖烈帶兵打仗和個人的武勇,確實是當世超一流的水準。這是不容否認的,但是曹操決計沒有想到,對人心的揣摩和洞察,以及說話做事的滴水不漏。敖烈竟然也擁有如此高超的水準。完全不像是一個年僅二十歲的青年人!
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曹操已經不能在退縮了,不管怎麼說。他的手裡握著兗州、豫州和青州半部,就算憑藉自己的力量和袁紹打起來,勝負也是在五五之數,只要敖烈屆時不橫插一腳,給自己搗亂,曹操還是有一定的信心擊敗袁紹的,所以,曹操的語氣也硬了起來:“君侯,本司空可不是在求著你出手,你若不願幫忙,儘可作壁上觀,本司空自己解決袁紹!”一直以來,曹操都是謙稱為操,此刻,在敖烈巨大的壓力面前,曹操卻不得不以官職自稱,用以對抗敖烈帶來的壓力。
無形的壓力在敖烈和曹操的身上,逐漸蔓延開來,各自佔據著帳篷內的一方之地,不互相讓。這樣的局面持續了很久,沉重的壓力已經壓得站在二人身後的諸將都要承受不住了,就在夏侯惇和孫策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