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分作兩部,敖烈和呂布各自帶領一半精銳,預先埋伏到狼山的山腰之上,準備藉著戰馬居高臨下的衝擊力,給與鮮卑人致命一擊。
此外,趙雲和馬超還分別率領一萬血殺軍精銳和一萬虎賁軍精銳,在外圍設下埋伏,負責切斷鮮卑軍的後路。一切都準備就緒之後,眾人開始靜下心來,輕聲的呼吸著,等候鮮卑軍的到來。
時間一點一點的過去了,終於,一陣急促的馬蹄聲打破了狼山的寂靜,如雷的馬蹄聲伴隨著鮮卑人特有的呼號聲,進入了狼山附近的地域。一支又一支的鮮卑小隊賓士而來,半個時辰之內,已經有八支小隊彙集於此了。
又等了片刻,最後一支小隊的將士也策馬狂奔而來,和先前到達的八隻小隊完成了回師。等到九支鮮卑小隊全部進入包圍圈之後,負責切斷鮮卑人後路的趙雲和馬超,悄悄指揮著部下精銳,佔據了所有的退路,封死了五萬鮮卑大軍的逃生之路。
趙雲和馬超剛剛完成佈防,敖烈和呂布的身影就出現在了狼山的半山腰之上。在他們身後,各自有著數以萬計的龍驤軍精銳。在敖烈的麾下,能成為精銳的,都是經過特殊訓練的,每個人都身懷多種作戰技巧,以重騎兵為主的龍驤軍自然也不例外,雖然他們不能像血殺軍那樣馬、步戰皆精,但是他們卻擁有血殺軍不曾擁有的精準射術。
龍驤軍的前身,是呂布麾下的幷州狼騎和公孫瓚訓練出來的白馬義從,以及數千名早就遷居內地的烏桓精銳騎兵,對於這些騎戰好手來說,弓馬是不分家的,精通騎術的同時,還必需要精通射術才算是一名合格的騎兵。此刻,兩萬名龍驤軍精銳站在山腰,每個人的手上都挽著一張專屬於騎兵的騎弓,隨著一陣令人牙酸的拉絃聲,嘎吱嘎吱的聲音不絕於耳,就像是一道道催命符,飄入鮮卑人的耳中。
“不好!有埋伏”
“快!收攏部隊,衝出去山谷!”
“糟糕!中計了!”
各個鮮卑將領的呼喊聲紛紛響了起來。這樣關鍵的時刻,中部鮮卑的反應,與軻比能所部的東部鮮卑比起來,顯得混亂不堪。這樣的反應,是兩部鮮卑的不同制度所決定的。東部鮮卑只有一個主宰,就是軻比能,在軻比能的統治下,東部鮮卑鮮卑各級將領職責分明,即使軻比能死後,東部鮮卑依舊能組織起有效的抵抗;而中部鮮卑則是聯盟部落,十幾家部落首領推舉和連為大首領,對中部鮮卑進行統率,這就必然造成中部鮮卑大體一致、但細節上卻各自為政的局面。
面對漢軍的埋伏,中部鮮卑這一弱點,被無限放大出來,九支小隊其實就是九個不同的部落,每個小隊的統帥,就是該部落的首領,沒有了和連統一的發號施令,這些小部落的首領們,失去了協調,每個人都按照自己心中的設想來下達命令,並且要求其他幾個部落能夠聽從自己的號令,因此,混亂也就不可避免的發生了。
相比於中部鮮卑的混亂,龍驤軍精銳們則是條理清楚、有序。敖烈麾下的每隻軍隊,無論是精銳部隊還是普通軍隊,在組建軍隊的第一天,都會接收到這樣一條資訊:絕對服從命令!這一條款,是敖烈在後世軍人思想中,摘錄出來的綱要,軍人應以服從命令為天職!正是在這樣的治軍思想之下,敖烈部下的各個軍隊,才能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取得一場又一場的勝利。
將高舉的右手猛然斬落,敖烈高聲疾呼:“放箭!”兩萬龍驤軍精銳接收到敖烈的命令之後,立刻從兩個方向對狼山下的鮮卑軍進行了精準的射擊,彭彭的弓弦震動之聲連成了一片,兩萬根箭矢遮天蔽日的從山腰射向半空,在到達最高點之後,帶著巨大的慣性,向著山下的五萬多鮮卑軍猛地紮了下來。
拋射的難度遠遠大於平射,但是卻難不倒這些射術精絕的龍驤精銳!即便是在馬背之上,在戰馬發足狂奔的時刻,他們都能準確無誤的射出一擊致命的利箭,更何況現在是腳踏實地的站在半山腰之上?
啊——
慘叫聲在鮮卑陣營中響起,利箭如狂風暴雨般傾瀉下來,瘋狂的擊打著鮮卑人的身體。鮮卑人薄薄的鐵甲,根本就防禦不住帶著巨大慣性的利箭,利箭刺穿**的聲音如擊敗革,噗噗之聲不絕於耳。數千名鮮卑騎兵翻滾著跌落馬下,就再也沒能爬起來。
因為此次入侵幽並境內,需要來去如風的機動力,所以這九個鮮卑人的小首領,帶來的都是騎兵,這也是為什麼中部鮮卑此次南侵的人馬,只有五萬的重要因素。縱然中部鮮卑的人口不如東部鮮卑密集,但也絕不會相差太多,東部鮮卑一戰被敖烈擊潰的十餘萬之眾,是因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