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韋兩員虎將的陪伴下,來到虎牢關的時候,戰場已經被打掃乾淨了,關上董卓的旗幟已經被撤下,重新換成了漢字大旗。
趙雲等人迎著敖烈走進了關中。敖烈一邊策馬緩行,一邊低聲問趙雲:“各路諸侯都有什麼動向?”
趙雲不屑的撇了撇嘴,向著關內的府衙看去,嘆息著道:“還能有什麼動向,一個個的都以為大功即將告成,在那裡高坐置酒,歡聚一堂呢。”
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大多數諸侯都是抱著撈取名望的目的而來的,現在拿下了虎牢,旬日即可兵進洛陽,當然是要喝酒慶祝一番了。即便有少數幾個人,有匡扶漢室的決心,但也沒那份韜略和眼光,去追擊敵軍,錯失了擴大戰果的好機會。
一陣馬蹄聲傳來,河內太守王匡和公孫瓚並駕而來,見到敖烈之後,王匡甚至來不及見禮,就著急的說道:“敖君侯,眼下正是我軍乘勝追擊的大好時機啊,怎能高堂置酒,飲酒做樂呢?”
公孫瓚也道:“適才,曹操提出要去追擊敵軍,可是袁紹卻極力反對,氣的那曹孟德只帶領本部人馬前去追擊,我等怕他有失,商量了一下,由孫太守隨後帶兵去策應曹孟德了,劉關張三兄弟也一同前去了。墨寒你來的正好,咱們該怎麼辦?”
敖烈微一沉吟,快速說道:“子龍、孟起,帶上所有血殺營的兄弟前去策應。伯圭兄,暫借你的白馬義從一用,可否?”公孫瓚大度的說道:“別說借,幽州的軍馬本來你這個幽州牧的下屬,只管拿去用就是。”說著,公孫瓚轉頭對身後的二弟公孫越說道:“帶上所有白馬義從的兄弟,聽從子龍將軍安排。”
旁邊的王匡插言道:“某麾下人馬,也儘可供君侯驅使!”
患難之際,方見真情。河內太守王匡在歷史上沒有留下多大的名聲,但是這份在危急時刻勇於奉獻的精神,卻是很讓敖烈感動。由此可見,歷史埋沒了太多的人才,如果不是在這個群英輩出的年代,就憑著這份果敢,王匡必定會名留青史。
向著王匡一拱手,敖烈禮敬的說道:“王太守,此次追擊勿要出奇制勝,所以,只能由騎兵來完成這次追擊”敖烈的話還沒有說完,王匡立刻說道:“某麾下有五百精銳騎兵,便暫借子龍將軍調遣!”
敖烈嘆息了一聲,看著王匡,幽幽嘆道:“若是人人像王太守這樣,俠肝義膽,何愁江山不穩?敖烈,在此多謝了。”
稍後,三路人馬整頓齊備,趙雲為主將,馬超為副將,帶著一萬血殺營精銳、五千白馬義從和河內的五百精騎,向著西涼軍遁逃的方向追了下去。
目送趙雲等人拍馬狂奔而去的背影,敖烈又是一聲嘆息,隨後,抬起頭來,聲音中帶著一絲冷厲:“許褚、典韋,叫上一千名虎賁營兄弟,咱們找高堂飲酒的那些人去理論理論!”
許褚和典韋各自發出一聲虎吼,轉頭去點兵了。公孫瓚和王匡見到敖烈這個架勢,一點躊躇也沒有,堅定的站到了敖烈的身邊,同聲說道:“我等願與君侯同去!”
府衙之內,處處笙歌。
袁紹坐在首位上,舉起酒杯向著在座眾人遙敬了一圈,朗聲說道:“諸公!今日一戰,諸公奮勇向前,殺的西涼軍抱頭鼠竄,洛陽已經在望,不日,我軍便可長驅直入,攻入洛陽救出天子,此皆是諸公之功勞,請諸公滿飲此杯!”
眾人紛紛應和道:“哪裡哪裡,我等不過是跑跑龍套而已,袁公才是居功至偉啊。”以袁紹四世三公的家門聲望,在座眾人哪個敢在袁紹的面前居功自傲?一片如潮的馬屁聲,爭相湧來。
就在眾人興致高漲的時候,府衙的大門被砰一聲踢開了,典韋帶著滿臉的猙獰,一步跨入了院內,高聲喝道:“盟主到——!”
敖烈年輕英武的身影,在典韋身後閃現,面帶寒霜的環顧了一眼,看到各路諸侯甚至還來不及放下手中的酒杯,臉上還帶著興奮不已的神情,正圍著袁紹團團轉呢。
看到敖烈之後,眾人這才停止了喧鬧,整個庭院頓時變得鴉雀無聲。敖烈緩步走了過來,伸手在桌案上拿起一隻酒杯,放在鼻子下面聞了聞,向著袁紹問道:“西風烈?還是窖藏五年份的?”
袁紹答也不是,不答也不是,最後只好訕訕的說道:“啊,對,正是五年份的西風烈酒,醇厚之際,君侯是否嚐嚐味道?”萬通商會是敖烈一手創辦的,雖然不是什麼大秘密,但也不是盡人皆知的事情,而且在明面上,萬通商會的大掌櫃是敖烈的外公敖老丈,天下間,知道敖烈與敖老丈關係的人,還真沒多少人,所以袁紹也不知道敖烈才是萬通商會的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