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部分(1 / 4)

小說:焚清 作者:世紀史詩

甘願用自己的名譽,來換取士兵的生命,在視名譽高於一切的日本軍界,是難以想象的!大山岩做不到,山縣有朋做不到,他們寧可讓士兵們去死,也不願意放棄自己的名譽!

所以,伊藤博文頂著各方的壓力,說服明治天皇,任命神尾光臣為日本參謀本部參謀長。

然而,神尾光臣拒絕了這一任命。

他辭去了所有職務,放棄了他的將軍軍銜,回到了他在北海道的家中,閉門謝客。

乃木希典曾經指控神尾光臣私通周憲章。對此,伊藤博文只能是報以輕蔑的冷笑。

乃木希典被自己的私慾矇蔽了雙眼,竟然懷疑自己的戰友,他的失敗是必然的!

不過,伊藤博文也相信,這世上真有“惺惺相惜”之說。

神尾光臣與周憲章,或許真的存在某種心靈上的互通,否則,神尾光臣怎麼能如此準確地判斷周憲章的意圖,只是,他的判斷不被乃木希典所認同而已。

所以,當伊藤博文臨危授命,前往臺灣與周憲章談判沖繩問題之前,專程前往北海道,登門拜訪神尾光臣,希望神尾光臣出山,和他一起去臺灣。

神尾光臣是晚輩,當伊藤博文開啟明治維新大業的時候,神尾光臣還在讀小學。以伊藤博文的名位,專程前來拜訪,原已經決心歸隱林下的神尾光臣,不得不出山了。

就這樣,神尾光臣跟著伊藤博文,先是去了北京。在北京,他們受夠了大清國朝廷官員的冷嘲熱諷,那些官員們儼然以勝利者自居,個個鼻孔朝天。伊藤博文心中惱怒,他知道,那些厚顏無恥的大清國官員,曾經是盼著日本人幫助他們消滅了周憲章,而現在,周憲章勝利了,他們搖身一變,好像是他們戰勝了日本人一樣。

當大清國的端郡王載漪,翹著二郎腿指斥伊藤博文的時候,伊藤博文幾乎要按捺不住要和這位端郡王爭執幾句。而他身邊的神尾光臣,卻是面沉如水。這讓伊藤博文心中又是慚愧,又是敬佩。

總之,有神尾光臣在身邊,伊藤博文心頭算是有了一點底氣。

他感到欣慰,日本雖然戰敗了,但在日本,還是有神尾光臣這樣的年輕一代,他們或許可以撐起日本的明天。

總督府內,一派安詳。

除了門口有軍人站崗外,府內再也沒見到一個軍人,只有身穿常服的服務人員,進進出出,見到伊藤博文一行,都是有禮貌地鞠躬施禮,然後靜靜地走開。

這和大清國的總理衙門截然不同,在那裡,伊藤博文所過之處,總要被大清國的官吏們圍觀指點,肆無忌憚地嘲笑。總督府裡的人,顯然比大清國朝廷要有教養得多!

正因為如此,伊藤博文的內心更為緊張。

他終於意識到,乃木希典為什麼會戰敗!他不僅僅是沒有采納神尾光臣的建議,更為重要的原因是,他的對手周憲章,是一個內斂到了極致的人!

周憲章沒有因為勝利而表現出絲毫的驕狂,他根本就沒有想過要羞辱他的敵人——這是最為可怕的對手!

就連引導他們的人,也是表現得極為謙和,那個人自稱是周憲章的副官,神尾光臣曾經告訴過伊藤博文,這個人名叫姚喜,是個文盲,參加過鬆骨峰戰鬥,甲午戰爭前期,還是個普通士兵,戰後,他的官銜一躍而成從二品副將,是章軍中的高階將領。神尾光臣還告訴他,像姚喜這樣的軍官,在章軍中比比皆是,他們沒有接受過正規軍校訓練,但是,他們卻打敗了現代化的日軍!

伊藤博文也看出來了,這個姚喜的確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臉上帶著中國農民特有的憨厚質樸,當然,也有著中國式的狡猾。

伊藤博文和神尾光臣被帶到了一座大堂前,堂上的匾額題著“思過堂”三個楷書大字,字跡剛勁有力,看得出來,極有功底。

第232章 非法佔領?

姚喜指著匾額說道:“伊藤先生,這匾額是我大哥總督大人親自寫的,周總督說了,做人要經常想想自己做錯了什麼,就是那個那個什麼每天三省其身,吶,伊藤先生,你看,總督大人的字寫的怎麼樣?”

伊藤博文知道,周憲章是大儒那晉的門徒,寫出一手好字來,也是情理之中,不過,伊藤博文心中卻是一陣嘆息,周憲章選在“思過堂”談判,用意明顯,他是提醒伊藤博文,好好反思一下,日本人為什麼會敗得這麼慘!

伊藤博文說道:“好,寫的好!多謝周總督的美意。”

周憲章這是在警告日本,但是,反過來,也是一種善意的提醒。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