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部分(2 / 4)

小說:焚清 作者:世紀史詩

迪特里希“那麼,你現在的國籍呢?在我得印象中,大清國不給於任何外國人國籍。”

漢納根:“我是一個流浪者,但我向往光明。”

迪特里希:“光明?”

漢納根:“是的。亞洲是太陽最先升起的地方,這個地方,應該最先看到光明!”

迪特里希:“傳統觀念認為,以周憲章為首的臺朝集團,是一個地方軍閥集團,這個以軍人為首的政府,難道會給中國、甚至世界帶來光明?”

漢納根:“即便周憲章不能給世界帶來光明,中國人也會!這是一個不可思議的民族,一個不可思議的國度,在外人看來,她虛弱得不堪一擊,可是,當你試圖向這個不堪一擊的國度揮動拳頭的時候,你會發現,你擊打在一個彈簧上,你所擊打出的力量,會被這個彈簧反彈給你,將你擊倒!這大概就是中國人所信奉的太極精神!他們並不用力,他們只是借力打力!”

迪特里希:“我聽不明白。”

漢納根:“再過一百年,全世界都會明白的!”

迪特里希:“我輸給了中國人,該如何向皇帝陛下交代?”

漢納根:“放心吧,皇帝陛下會理解你的!”

迪特里希以敗將身份回到了德國,他失去了一支艦隊。但是,正如漢納根的預言,德國皇帝威廉二世,並沒有給予他任何處分。

也許,威廉二世心中明白,“靈蛇吞象,厥大何如?”威廉二世並沒有讀過這句兩千年前的中國詩句,也不知道那位投江而死的中國詩人,但是,作為智者,他應該有相同的感嘆!

詩人與國王,在跨越兩千年的時空間距中,發出了相同的感嘆!只是,德國人的感嘆充滿了悲哀,而屈原的感嘆,充滿了希望!

1898年5月,恭親王奕欣病死,這位大清國的三朝元老,在絕望中閉上了眼睛。他沒有看到最後的希望——慈禧太后拒絕了君主立憲!這本來是大清國維護皇權存在的最後、也是最好的機會。1910年,滿清朝廷終於想起了君主立憲,但是,時機已過,君主立憲不僅沒能保住皇權,反倒加速了滿清朝廷的滅亡!

1898年6月,康有為、梁啟超發動了戊戌新政。一場偉大但註定失敗的變革開始了。

是年8月,革命黨人在廣州、上海等地發動以推翻滿清朝廷為目的的革命暴動,遭到清廷鎮壓,徐錫麟等革命黨人等人力戰身亡。

是年9月初,維新黨人在光緒皇帝的支援下,罷黜六部,裁撤官員、取消科舉,自上而下的變革,遭到保守黨激烈反抗,唐才常率自立軍與清軍在頤和園外交火,自立軍全軍覆沒,維新黨人唐才常自殺身亡。甘軍董福祥所部、驍騎營賴傳武所部奉慈禧太后之命,包圍皇宮,康有為、梁啟超潛逃,譚嗣同等六君子被捕,隨即被殺。

慈禧太后還宮,回到紫禁城,宣佈親政。罷黜光緒皇帝的老師翁同龢。珍妃被慈禧太后賜死,二總管崔玉貴將珍妃投入了八角琉璃井,光緒皇帝被軟禁在瀛臺。與此同時,慈禧太后以光緒病危為名,立載漪的大兒子溥儁為大阿哥,隨時準備接替皇位,光緒皇帝危在旦夕。

1898年9月底,珍妃被賜死的訊息傳來,周憲章在青島打出了忠君勤王旗號,率章軍第三軍誓師出征,大軍直指北京。

與此同時,羅鳴芳、那哈五、吳佩孚率章軍第一軍和第一艦隊,強渡臺灣海峽,攻入福建、兩廣,沿途百姓夾道歡迎。兩廣總督李鴻章宣佈致仕,不再過問政事,跑到白雲山閉門休閒。閩浙總督端方則是下令,境內清軍放下武器,迎接章軍。湖南、江西等地的清軍,則是紛紛易幟,打出了章軍的狼旗旗號。第一軍迅速北進,十月中旬,抵達九江,長江以南一戰而定!

樸永烈、馮國璋、韓令準率章軍第二軍,突破鴨綠江防線,依克唐阿二十萬清軍,瞬間土崩瓦解,全軍潰散。第二軍攻入遼東,駐守旅順的俄**隊,經過短暫抵抗後,豎起了白旗,第二軍兵峰直指山海關,退守山海關的依克唐阿,眼見無力迴天,穿戴朝服,向努爾哈赤的墳墓遙拜,自殺身亡。

依克唐阿臨死,拒絕向北京朝拜,而是向北方盛京跪拜拜,他這是不承認北京城裡以慈禧太后為首的政權的合法性,甚至不承認他們是努爾哈赤的子孫!這些不肖子孫,丟盡了努爾哈赤的臉!

10月初,袁世凱所部八萬新軍放棄濟南,回軍天津,兵臨北京城下,要求慈禧太后還政於光緒。袁世凱臨陣倒戈,慈禧太后失去了最後的救命稻草。紫禁城裡的她,在絕望中呼喊榮祿、載漪救駕,可她的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