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部分(1 / 4)

小說:焚清 作者:世紀史詩

當初,袁世凱奉慈禧太后之命,前往義州向周憲章宣旨,回國後,慈禧太后果然履約,任命袁世凱為小站練軍總辦,前往小站訓練新軍。

本來,以慈禧太后為首的滿清親貴們,一向對漢人掌兵心存疑慮。不過,那袁世凱是個八面玲瓏之人,對官場中的規矩極為jīng通,又摸得準慈禧太后的脾氣,很快就獲得了太后老佛爺的信任,而且,他和軍機大臣兼禮部侍郎剛毅拉上了關係。

剛毅滿洲鑲黃旗人,筆帖式出身,後逐漸升為郎中、按察使、布政使。光緒十一年(1885年),出任山西巡撫,在黃河河套屯田並設官治理。十四年(1888年),調任江蘇巡撫,中rì甲午戰爭爆發,剛毅積極主戰,受到慈禧的賞識,遂進入軍機處,任軍機大臣兼禮部侍郎。

袁世凱在官場中左右逢源,又有剛毅在朝中撐腰,做起事來順風順水。很快就在小站拉起了一支三千人的隊伍,全部聘用德國人做教官,按照德國陸軍規程訓練新軍。

袁世凱的新軍規模不大,和章軍一樣,也採用了德國陸軍師的建制。不過,袁世凱比周憲章更有政治頭腦,他知道,在大清國,突然採用洋玩意,會引起百官滿清親貴的猜忌,所以,他換了一個名稱,部隊不叫“師”,而是叫“鎮”。

鎮其實就是師,不過,“鎮”這個名稱,是一個老詞,容易被朝廷上的王公大臣們所接受。果然,袁世凱的“鎮”,沒有引起大家的反對,袁世凱順利地開始了新軍訓練。只用了不到四個月的時間,便是有聲有sè,頗有成效。

乙未年新年過後,山東戰場吃緊,rì軍攻勢凜厲,清軍在山東處處被動。山東巡撫李秉橫不斷向朝廷求援,而清廷迫於rì軍在遼東的攻勢,無法抽掉部隊,無奈之下,想起了袁世凱的新軍。

朝廷任命袁世凱為欽差大臣,率新軍馳援山東。

袁世凱的新軍,訓練時間不併不長,僅僅不到半年時間,僅僅是初具規模,部隊的作戰能力還遠遠達不到德國教官的要求,但是,這支軍隊計程車氣和意志力遠遠超過大清國的軍隊。袁世凱相信,這支部隊拉上前線,就算打不過rì軍,也不會一敗塗地。

況且,袁世凱需要一個證明自己和新軍的機會!

所以,袁世凱接到朝命後,二話沒說,帶著他的三千多人的新軍,急速進軍山東。

原本,袁世凱並不打算讓新軍直接與rì軍對壘,他知道,這支部隊的作戰能力已經遠遠超出了湘淮軍,但是,距離他心目中的現代化軍隊,還有不小的差距。這樣的軍隊上了戰場,固然能夠與rì軍一戰,但必然也將遭受重大損失,弄不好,會損耗殆盡。袁世凱早已把新軍當成了他的私家軍隊,他知道,在大清國,一個沒有軍隊的軍官,什麼都不是!好不容易拉出一支自家的軍隊,袁世凱豈能輕易送出去。

但是,山東前線清軍兵敗如山倒,從成山角一路潰敗下來,威海衛危在旦夕,袁世凱無奈,只得帶著新軍上了摩天嶺。這裡戰事最為激烈、最為危險,是與rì軍作戰的前沿陣地。

他的這一舉動,讓慈禧太后也是大為讚賞。朝廷中的官員們更是一片讚歎。

不過,袁世凱還是留了一手,在剛剛發起的江家口反擊戰中,袁世凱沒有讓他的新軍擔任主攻,而是把綏字營派了上去。新軍駐守在摩天嶺上,當起了督戰隊。

綏字營進攻失利,這本來就在袁世凱的意料之中。

敗退回來的綏字營官兵們列隊站在炮臺下,鴉雀無聲。

只有那面帥字旗,在呼嘯的北風中飄搖。

王士珍嚇出一聲冷汗,孫殿英普通一聲跪倒在地,叫道:“媽呀,要殺人了!”

一個衣甲鮮明的軍官衝了過來,揮手給了孫殿英一個耳光:“住嘴!趕緊列隊!”

王士珍心頭有氣,剛剛還和rì本人死拼,好不容易活著回來了,還要挨自家人的耳光,卻見那軍官是袁世凱的親兵衛隊,只得忍氣吞聲。趕緊招呼部下,在炮臺下列隊。

不遠處的空地上,一排劊子手手持鬼頭大刀,他們的身前,跪著一排被剝去號服的官兵,跪在最前面的,竟然是綏字營的營官。

袁世凱臉sèyīn冷,冷冷說道:“臨陣脫逃者,殺無赦!”,說著,從身前的籤筒中抽出一根紅籤,恨恨地扔了出去。

劊子手舉起鬼頭大刀,血光四shè,一排人頭落地。

官兵們都是一陣哆嗦,可沒有一人敢發出聲音。

袁世凱看了看冒著熱氣的人頭,站了起來,走到炮臺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