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部分(1 / 4)

小說:焚清 作者:世紀史詩

這一路上,為了傳遞孝敬父母的正能量,張作霖,命人趕製了一面大旗,上書“奉母還家”,團丁們前呼後擁,樂隊吹吹打打,好不熱鬧,引來無數百姓圍觀。張作霖又命幾個伶牙俐齒的團丁,沿途散發傳單,向百姓宣傳孝敬老人。

回到中安堡後,安頓好秦氏老太太和趙巧兒,張作霖也沒閒著,立即著手製定了一個《大清國中安堡孝敬老人管理章程》,向中安地盤上的十幾個村子釋出。《章程》要求,子女應該常回家看看,幫媽媽刷刷筷子洗洗碗,誰要是不常回家看老人,就抓起來丟進中安堡的鐵籠子裡示眾。

《章程》頒佈後,中安堡附近社會風氣大大淨化,敬老愛幼蔚然成風。

且說周憲章把秦氏和趙巧兒送到了中安堡,張作霖雖然是個土匪,但為人義氣,又不害民,現在給秦氏老太太當了乾兒子,母女二人生活算是有了著落。而且,翠花自告奮勇留在老太太身邊,要給老太太做個照應,那翠花為人彪悍,堪稱女中豪傑,周憲章徹底放下心來。

忙了一天,到了晚上,周憲章向張作霖告辭,要連夜趕回奉天城,與趙正倫、柳英淑匯合,繼續前往扎蘭屯。

張作霖見周憲章要走,很是不捨,卻也不敢阻攔,趕緊在聚義堂上擺上筵席,為周憲章、姚喜、郭二杆三人餞行。

眾人正吃著,忽聽堡子外人聲吵雜。

一個團丁慌慌張張跑了進來:“團主,不好了,官軍來了!”

張作霖正在給周憲章敬酒,酒碗剛舉起來,被團丁打岔,心中不快,喝道:“媽的,有什麼大驚小怪的!官軍來了又怎麼了,自古官匪一家!他們無非就是想要銀子,去告訴他們,今晚老子沒空,要銀子明天來。”

奉天省土匪橫行,並不是官府沒有能力剿除,其實就是官匪勾結的結果,官軍向來對據守各地的大團視而不見,土匪們倒也知趣,隔三差五給官軍交銀子,官軍也指著土匪發財,雙方暗通往來和睦相處。只是苦了當地的老百姓。所以,張作霖聽說官軍來了,毫不慌張。

團丁慌忙說道:“團主,是新民府的官軍。”

張作霖一聽是新民府的官軍,臉sè一沉,放下酒碗,對周憲章說道:“大哥,看來有點麻煩了。”

“怎麼回事?”周憲章問道。

“新民府知府賈善仁,是金壽山拜把子的兄弟,媽的,不知道是哪個狗rì的走漏了風聲,賈善仁這是來給金壽山報仇的!”

新民府隸屬奉天省,下轄臺安縣,中安堡就是臺安縣的治下。

新民府知府賈善仁原本是個背時的商人,也不知是他手氣背還是手段差,做什麼虧什麼,做了幾年買賣,一分錢沒賺到,家當虧了個一乾二淨,流落在新民府,乞討為生。

五年前,賈善仁結識了金壽山。

那時的金壽山還是個流賊,手下只有七八個人兩三把大刀,流竄於遼西一帶,居無定所四處流竄,過著朝不保夕的rì子。賈善仁虧了本錢,落得個身無分文,流落在新民府。兩人也算是患難之交。

這金壽山倒也識人,見那賈善仁讀過幾年書,雖然穿得破破爛爛,身上有些儒雅之氣,倒有些做官的派頭。金壽山眉頭一皺,計上心頭。

金壽山提出要和賈善仁兩人合作做買賣。金壽善出資五萬兩銀子,賈善仁一分錢不出,只要出人就行,兩人各佔百分之五十的股份。金賈善仁拿著這五萬兩銀子,去捐一個地方官。只要賈善仁當上了地方官,大家再一起發財。

賈善仁欣然應允。剛巧,新民府知府空缺,賈善仁拿著銀子,很快就搞到了新民府知府的缺。

賈善仁走馬上任之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下令治下鄉紳捐款捐物,興辦大團,維護地方治安。金壽山這個流賊,搖身一變,成了中安堡的團主,以維護治安為名,幹起了土匪勾當,土匪打家劫舍,而金壽山則是坐鎮中安堡,名正言順地搜刮百姓。不到一個月,就把五萬銀子的本錢賺回來了。

那賈善仁做買賣沒啥本事,搞官匪勾結卻是輕車熟路。金壽山在中安堡魚肉百姓,賈善仁在新民府暗中護佑,兩人配合默契,銀子賺得嘩嘩的。賈善仁有了銀子,在奉天省城裡上下疏通,給金壽山搞了一個“模範團主”的稱號,號召全省人民向金壽山學習。這一學習不要緊,奉天省那些地痞流氓紛紛拉桿子起事,以維護地方治安為名,佔據村寨,搜刮百姓。當然,搜刮來的銀子,也學著金壽山的做法,給當地地方官上供。

所以,遼西一帶土匪橫行,說起來,全都是金壽山和賈善仁“模範帶頭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