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從純戰術學的角度上看,他和山縣有朋一樣,實在是看不出來,攻取義州有什麼不妥之處。
義州城外一馬平川,無險可守,清軍毫無憑依,他們唯一可以憑藉的,只有一條橋川江,那只是一條小河,rì軍的舟橋部隊可以在半個小時之內,在橋川江上架設起三座浮橋,然後,rì軍渡江如履平地。
除此之外,清軍就只能依靠胎裡峰牽制rì軍,胎裡峰固然險峻,但那座山峰位於橋川江以南,不可能對義州作戰起到決定xìng的作用。
至於清軍的裝備,就更加不值得憂慮了。情報顯示,那支號稱“章軍”的支那軍隊,竟然有將近三分之二計程車兵在使用冷兵器。
青木源無法向山縣有朋司令官提出令人信服的反對意見。
更為重要的是,作為混成旅團新的指揮官,青木源知道,不管是山縣有朋司令官還是大本營,都對他寄予厚望!他們希望青木源以一場勝利,一掃因為大島義昌少將陣亡而給rì軍帶來的yīn霾。山縣有朋甚至暗示,混成旅團攻取義州後,他將呈報大本營,晉升青木源為少將。
戰前,青木源僅僅是個中佐聯隊長,短短三個月的時間裡,從中佐提升為少將,這是一個難以抵禦的誘惑。
於公於私,青木源都別無選擇,他只能率領這支疲憊之師,義無反顧地離開平壤,冒著綿綿秋雨,沿著泥濘崎嶇的道路,奔向義州。
部隊經過兩天跋涉,到達了安州,安州距離義州還有近一百公里,是平壤和義州之間最大的城市,也是朝鮮北部除平壤之外,人口最多、面積最大的城市。
安州的地理位置與義州大不相同。安州西臨黃海,漁業發達,比較富庶,經濟狀況要優於朝鮮其他地區。它是平壤到義州的交通要道。南靠清川江,周邊有高山叢林密佈,城池高大堅固,又有清川江天險,易守難攻。
以安州為據點,南下可攻平壤,北進可攻義州。扼守清川江出海口,也可出黃海,直達大清國的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