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韓世忠性格上的缺點,也是他的弱點。
正是因為劉涗對韓世忠這個人進行過嚴密的分析,所以才覺得,或許能夠設計,將韓世忠爭取過來。
“暗隊的人馬,如今應該到位了吧?”
除開採用心理戰和大炮來打擊朝廷官兵計程車氣之外,劉涗還安排暗隊成員出擊,務必要對韓世忠大軍的生命補給線給予沉重的打擊,更進一步的打擊朝廷官兵計程車氣,要讓韓世忠變成一頭困獸,頹喪之中找不到方向!
“大人,暗隊發回來的訊息說,他們已經就位了!按照當初的約定,明天他們就將對韓世忠的輜重隊伍發動進攻,按照作戰計劃,他們會分三個階段來完成,總共需要三天的時間!”
“唔,很好!”
這種偷襲、突襲方式的作戰,其計劃必然是有劉涗參與,或者說是劉涗一手引導來完成的。
當新都城開始建造的那天起,劉涗就知道自己已經不能隨時隨地的參加每一場戰鬥了,故而從那個時候開始他就非常注重對將領的培養,不僅僅是吳安邦、張漢這些老人,還包括了更多的新人。
只有培養出新的將領,讓他們學會使用新的兵器去適應全新的戰鬥方式,才能不斷的在戰爭之中取得勝利,直到從勝利走向勝利!
聽完吳安邦的回答之後,劉涗面帶微笑的點點頭,下令讓吳安邦通知作戰的暗隊統領,一切計劃都要應地制宜,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只要能夠達到目標,戰術上的改動可以不需要任何請示!
“大人,這樣真的好麼?那些小子怕是還沒有這種能力。”
第495章 亂世起,良臣定(上)
第495章 亂世起,良臣定(上)
“安邦啊,我們高踞廟堂之上,他們身處存亡的一線之間,我們不能用我們的想當然來指揮他們,他們要為他們自己的生命擔負起責任來!我們有共同的目標,但是你我不能決定他們走向這個目標的具體路線,因為我們其實是看不見他們的路的,不是麼?”
“是,大人說的對!屬下這就去傳令!”
吳安邦微微沉吟,最終向劉涗一抱拳,轉身而去。望著吳安邦的背影,劉涗心中卻是升起感慨來。
如今劉涗麾下將領雖是不少,但真正能夠獨當一面堪稱統帥的,卻是幾乎沒有。哪怕就是高寵,戰力雖然無雙,可要說其是一名無敵統帥,卻還是差了那麼一些地方。
在劉涗看來,當世之中能夠被稱為是統帥的,岳飛算一個,韓世忠也算一個,甚至連金兀朮,也能算上一個。別看金兀朮好像老是在岳飛、吳階、韓世忠等人面前吃敗仗,但那僅僅是歷史記載而已,實際上金兀朮戎馬一生,取的勝利難以列舉。
只因為後世人閱讀的,大多都是漢人所記載的歷史,故而認為金兀朮這個統帥很是不堪,其實認真想想,若金兀朮當真就如此不堪的話,那又豈能始終佔據著金國軍事統帥的位子,難道說僅僅是因為其身份高貴麼?
非也,之所以將金兀朮歸於統帥行列,不僅僅是因為他親帥金軍取得了對外戰爭的一系列勝利,更重要的是,金兀朮還是一個不畏懼失敗的將領,尤其是在逆境之中,像是更能激發金兀朮那種審時度勢、拿得起,放得下的統帥能力!
就比如此時的大散關下,金兀朮已經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和物資,眼看著勝利在望,然而先有王重陽,後有岳飛大軍出現,一瞬間,局勢就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逆轉,在此種情形之下,不知道多少將領會心中不甘,甚至於因為這種情緒而導致抱著僥倖心理,盲目的將大軍交給命運,用自己一生的榮譽和生命,去賭!
可是金兀朮不會!
就在他確定岳飛大軍已然逼近的時候,他毅然選擇了先面對岳飛大軍擺出陣勢!
此時金兀朮麾下總兵力已經縮減到不足六萬人,而岳飛麾下兵馬合計四萬人,雙方在數量上差距並不明顯。
在從狀態來說,金兵就久攻而疲,岳家軍則是遠道而來,沒功夫喘息,好像差距也是不大。唯一不同的,就是金兵計程車氣,相比岳家軍來說,要差了那麼一些!
如果金兀朮膽小,定然會趕在岳家軍逼近之前,從另外的道路撤退,如果說金兀朮膽大,那他應該是分出兵馬,一面繼續攻城,一面抵禦岳家軍。只要能夠拿下大散關,金兀朮就能從容將兵馬收入高牆之內,甚至於還能反過來去攻打岳家軍。
然而面對這兩種誘惑,金兀朮都沒有選擇!
他選擇的是正面對抗岳家軍,暗中防備劉家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