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妨,那趙構此時自顧不暇,哼,我看他們那邊,也是很快就要有好戲上演了,張漢,張漢!”
“屬下在!”
張漢應聲而出,倒是真有些影子的味道。
“良臣那邊的情形如何?他不是發回訊息來說,已經佔了開封城,正前往營救岳飛的路上?”
“啟稟首相大人,剛剛收到飛鴿傳書,國防大臣他在前往朱仙鎮的途中路遇金國大隊騎兵,發生激戰,雙方正僵持不下!”
“啊?”
張漢說出來的訊息,卻是讓劉涗微微一驚,隨之而來的就是慶幸!
前面韓世忠在佔領開封城的時候,也提及金兀朮怕是將朱仙鎮當成了一個坑殺岳飛的陷阱,他不敢遲疑要去救援,如今既然在半路追上了大隊金兵,那也就是說,至少岳飛的安全還是有保證的。
“再興!”
“孩兒在!”
略微沉吟之後,劉涗當下就點出楊再興,讓他再領兵一萬,去攻佔恭州!
“首相大人,何以要取恭州?”
楊再興自然是不會反對劉涗的命令,但還是有人提出此異議來。
在劉涗看來,取恭州的目的,是為了給南宋朝廷製造壓力,只因為劉涗從種種跡象來判斷,趙構對岳飛下手,怕就是在這段時間裡了,他要是不能抓緊時間佈置,到時候恐怕就要束手無策了!
“既然我們已經跟朝廷翻臉,拿下恭州,有利於我們下一步的進攻,怎麼,讓再興去拿恭州,你們都沒有信心?”
“卑職等,不敢!”
眾人一見劉涗微微有怒,頓時紛紛低頭否認,明知道楊再興身份非比尋常,若是承認擔心,豈不是不給劉涗面子?哪怕中央民國是個民主國家,但劉涗作為開國皇帝,那份威嚴,卻是不能讓任何人衝撞的。
〃網〃溫馨提示:請牢記本站域名
第593章 平西王,怒無常(下)
第593章 平西王,怒無常(下)
僅僅是因為冊封一個“平西王”的稱號,卻是造成了劉涗如此嚴重的反彈,怕是臨安的趙構和秦儈都想不到,這事情會鬧騰出如此結果來,說到底還是因為趙構對自己的謀算實在是太過於的自信,總是以他自己腦袋裡的那些東西來比擬劉涗,自然就會吃了大虧。
劉涗原本就不是這個時代的人,其思維方式、性格特徵等等,自然是跟這個時代有所區別,更不用說與身為帝皇的趙構之間,那差距更是天壤之別。
雖說劉涗並沒有在一氣之下就將臨安來的使者統統給坑殺了,不過這批人在新都城裡的日子還真是不好過,連帶著張浚也被下令驅逐,故而他們留在新都城裡的時間不僅是屈指可數,更是戰戰兢兢,只因為有吳安邦手下的城衛軍,時時刻刻分分秒秒的盯著他們,嚴防死守必須得在規定的時間內離開新都城。
其實張浚是不想走的。
在新都城裡生活的這段時間,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只因為他是個讀書人,滿腦子裡都是那種陳舊的思想,故而他明知道新都城裡生活的老百姓絕對比南宋朝廷治下的老百姓幸福,中央民國也必然會在將來比南宋更加強大,然而他就是不願意承認這一點。
要說張浚這個人,其實還是挺有才華的,如果說他能夠像當初韓世忠那樣醒悟過來,真正的向劉涗投誠,像他這樣的人才,劉涗還是歡迎。只不過在錄用宋朝的官員時,劉涗給了大家一個標準:不能強行勸降!
事實上,在劉涗看來,大多數朝廷的官員,尤其是文官,是不敷使用的,只因為這些人在思想上已經僵化了,反而不能適應中央民國這樣的國情。張浚就是個典型的例子,在劉涗心中何嘗不曾想過收編張浚,他放任張浚居留在新都城,就是希望能夠透過這種方式讓張俊改變思想,而最終的結果也是證明了劉涗最初的那種推斷:讀書人,尤其是上了年紀的讀書人,那都是死腦經。
照理說,劉涗穿越到了這個時代,應該結實不少傳說中的文人墨客才是,可何以到現在為止他總是隻跟武將們打交道的緣故,只因為他本身就不是個舞文弄墨之人,再說了,書生造反十年不成,他覺得自己也沒有時間去跟那些每天之乎者也的人浪費時間和生命。
冊封“平西王”事件成為了中央民國和南宋朝廷徹底翻臉的導火線,當然,事實上中央民國和南宋朝廷之間也無法調和,相比之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國家或許還能跟以漢人為主的政權和平共處,但在歷史上,同是漢人為主建立的政權,卻絕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