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理論上來說,這是個矛盾,其實我從內心裡還是贊成你的想法,只要人是活著的,比啥都好。但話又說回來,咱們這樣做,嶽大帥他心中是怎麼想的?他贊成麼?被我們所救,為了活命不顧一切,那嶽大帥豈不是又成了秦儈之流了?那豈非是背離了他的初衷了?如此一來我們救他又有和意義呢,他還能名垂千古麼?”
說著說著,劉涗倒是忘記了,這個時候還沒有輪到岳飛名垂千古呢,只是家喻戶曉而已。
“呸!”
在王重陽聽來,劉涗的話已經是越說越胡亂,什麼“名垂千古”這樣不著邊際的話都給冒出來,到底還要不要臉了?再說都死了,再名垂千古又有啥用呢?
“怎麼,我說錯了?”
差點被王重陽啐一臉的劉涗,眨巴著眼睛,問道。
“自然是說錯了!我來問問你,將來這天下,是你劉涗的,還是趙家的?”
“那自然,是中央民國的!”劉涗對於王重陽的這個問題,並不用深思熟慮。
“既然是你劉涗的,那我再問你,歷史是掌握在誰的手裡的呢?你想讓嶽大帥名垂千古,那就讓中央民國千秋萬代,不就得了!”在王重陽的思維之中,自然而然的是將“中央民國”跟劉涗等同起來,在他看來,所謂中央民國,那就是劉涗的國家。
劉涗自然不會去跟王重陽解釋中央民國的社會制度,只不過,王重陽的一句話卻是真正點醒了劉涗。
誠然,在原本的歷史上,岳飛因為他的死,而顯得尤其悲壯,超越了跟他同時代的任何一個抗金英雄、將領,成為漢人世代傳頌的英雄人物。但正如剛剛王重陽所說的那樣,歷史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掌權之人如何書寫歷史!
歷史上本就沒有中央民國的存在,雖說劉涗當初也是本著死馬當成活馬醫的心態建立了一個初級民主的社會制度,但就眼下來說,中央民國已經展現出其強大的生命力,在後世劉涗聽聞的,一些諸如“民主需要民智”,“老百姓的文化層次決定著社會層次”這些狗屁論調,被如今的中央民國現狀狠狠的抽了嘴巴子,那麼劉涗又有什麼理由不去相信,中央民國將會千秋萬代呢?
只要民主的制度能夠延續下去,那麼中央民國在一統中國之後,就可能一直存在,改朝換代的只是首相和內閣而已,只要制度不變,中央民國的強大也就不可能改變,周邊的異族縱然能夠發展,卻永遠無法對中央民國造成威脅。
也就是說,岳飛能不能成為一個世代傳頌的英雄,其核心問題已經不是他要不要死在趙構的手中,而在於他將來還會做什麼事情。
民眾並非是一定需要一個冤枉死的英雄,像岳飛這樣一心為民的人,不論他怎麼做,都仍然是一個英雄。
抗金,抵禦外族,不管岳飛是為了南宋朝廷,還是為了中央民國,始終都是為了漢人,為了自己的同胞,這一點並不會發生改變啊!
“重陽,你說的很有道理,看來問題還是在嶽大帥他自己身上,他能不能轉過這個彎,才是真正的問題!”
“你也想明白了?”
剛剛劉涗沉思的這會兒時間裡,王重陽並沒有開口去打擾他。身為修道之人,王重陽自然明白這種頓悟的重要性,有時候,一次頓悟,可以讓一個人的精神上升一個層次,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雖說剛剛劉涗考慮的問題是岳飛,但對於他自身來說,其實也是一次破除迷障的昇華,透過岳飛生死的問題,劉涗心中原有的那些顧慮,也是因此而得以消減許多。
“那就這樣說定了,今日我再去老道那邊,多瞭解瞭解那天牢的詳細情形,回頭咱們在商議出一個萬全之策來,刑部大牢那邊也不能放鬆了,須得抓緊才是!”
王重陽顯然是比劉涗更加有幹勁似的,不過這也不奇怪,畢竟王重陽是個出家人,心思本就是要比劉涗單純的多,既然是確定了要去做一件事情,就會一心一意,而不是像劉涗這樣,需要思考的問題太多太多。
與此同時,身上還帶傷的岳雲,也是快馬加鞭的疾馳往岳家軍的駐地。
當初將岳飛召回的時候,趙構等人就擔心岳飛擁兵自重,故而強令岳飛將軍隊留在半路之上整飭,如今岳飛下獄,軍中將領無人得到上峰命令,只能是原地待命,而全軍則是暫時由牛皋在節制。
岳家軍向來是軍規嚴明,哪怕是在岳飛不在的這些時日裡,平常該有的訓練一天都是沒有落下,直到臨安那邊傳來訊息,說岳飛下獄,罪名乃是私通叛逆之後,岳家軍營地的氛圍,才逐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