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從上到下,那是因為就連趙構這個當皇帝的,從骨子裡就是個免戰派啊!在趙構哪裡,打了敗仗不要緊,反倒是打了勝仗,會讓趙構感覺心驚肉跳,不知所以。
就比如說如今,那些從長江以北退回來的,吃了敗仗的將領,壓根就沒有受到趙構太多的責罰,大不了就是降點職,然後就在臨安城裡好吃好喝的住下來了。
甚至於,趙構為了不讓前方的官兵能夠大勝仗,不僅不增補人員,甚至是連必須的軍餉補給都不會按時提供,如此一來,軍隊計程車氣上不去,想打勝仗根本不可能。
也就是像岳家軍這樣的隊伍,至今還能各方面獲得保證,其中固然有趙構自覺,這是自己最後依仗故而特殊照顧之外,更大一部分原因,是有岳飛這個當主帥的做好表率,軍隊之中從上到下都兩袖清風、愛兵如子,保證每一份物資,都用到了士兵身上。
縱然如此,岳家軍各方面仍舊是遠遠不如中央民國那些普通軍隊的,更不用說跟劉涗麾下最為精銳的那些隊伍相比。其實,如果不是岳家軍是常勝軍隊,時常都能從敵人手中繳獲物資的話,恐怕比現在更慘。
也就是像岳飛這樣意志堅定的人,才會在如此惡劣的條件之下,初衷不改,甚至於劉涗都覺著,換成是他,絕對是堅持不下去的。
面對兵分三路的金國大軍,岳飛並不想被動的將自己麾下兵馬也分成三路去迎擊,在他看來那就是被金兵牽著鼻子走,落入人家的算計這種,想要獲勝就比登天還難。
如果說,南宋朝廷此時還有實力的話,岳飛或者可以找人聯手,策劃一次大型的戰略,可惜的是,如今韓世忠敵友難辨,其他將領又不具備這般能力,不是老了,就是骨頭軟了。
接了趙構聖諭的岳飛,並沒有將自己的生家性命放在心上,滿腦子想的就是如何戰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