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部分(3 / 4)

“走,去城外軍營看看!”扶蘇發了話,輕裝簡行出城直奔軍營。

晉陽軍營極是龐大,故而,扶蘇也沒打算全部弄在一起。而是分設在了各個地方。其中規模最大的,就是原先太原郡郡兵所在的軍營。

扶蘇將晉陽升格為行在,意思就是行朝所在駐地,臨時首都的意思。不管怎麼說,晉陽的行政級別都已經達到了首都層次。那麼,原先的郡兵自然就沒法在設立。

見此,扶蘇乾脆將這裡弄成了東大營,將城東這個原先郡兵的營地擴充成了訓練軍士兩萬餘的新兵營。

驟然擴軍五萬,十分考驗扶蘇的執政能力。好在,扶蘇文有蕭何、曹參、蒯徹。武有期澤、李左車、羊牟、伏承、孫甘一干人。這些儘管起點很低,以前最高的官位也不過是軍侯。但一個個都勝在值得信任,天賦極好。一應政務上手之後扶蘇的壓力就大為減輕了下來!

此次擴軍五萬,說來容易做起來卻是花費了扶蘇極大的心思。不比在雁門時擴軍一萬,那會扶蘇坐擁三郡,儘管看起來實力不大。可對三郡的掌握力度都是很強,扶蘇的政令能夠完整有效地傳達到村莊一級。

政令貫徹的效果就是徵兵招兵工作非常順利,因為待遇好,他郡都有千里迢迢而來者。那次招兵,也是扶蘇檢驗手下新立三班六曹的一次大集合。

事實證明,有了一套完整有效行政班子後,扶蘇招兵擴軍的效率遠遠超過前時。

此次扶蘇地盤擴大,從三郡轉為天下。儘管實際願意服從晉陽行在政令的只有十四郡,可急劇擴大的版圖依舊帶給了扶蘇許多問題。

其中,雁門新政和帝國原版舊體制的衝突尤為明顯。

此次扶蘇擴軍,一方面固然是為了南征需要。同時,也有檢驗扶蘇雁門新政和帝國舊體制磨合效果的一次嘗試。

這一試,還真發現了不少問題。

扶蘇去了城東大營,而城東大營卻出來了一名校尉模樣的人,目標直奔晉陽行在。

這名校尉濃眉大眼,相貌粗狂。生得也是粗壯,可語調卻帶有南國味道。赫然便是孫甘,也就是新軍編練後由軍侯升官成了校尉的孫二桿子。

孫甘此番從城東大營出來,不是為了打馬遊街,而是為軍需去了。若是在雁門時,這點小事並不能難住孫甘

為何?

雁門善無是扶蘇所在,扶蘇直轄的三班六曹自然也在有形無形之中高出那麼半格。故而,善無那次擴軍,六曹都能管住。軍中但有需求,報上去就是了。

但此番在晉陽,卻是沒有三班六曹了。而扶蘇的行朝之中,也沒有六曹,只有三公九卿。你便是去要軍糧,找誰去?

孫甘倒是想去找蕭何,可蕭何而今忙得腳不沾地,幾次撲上去都沒找到。

按照國朝規制,軍中事物,自然是由太尉府管轄的。但行朝班子裡,三公九卿實際上是不完整的。丞相府隨著李斯一併跑到三川郡了,御史大夫府卻在咸陽。至於太尉府,有是有,可自始皇以降,這都是虛設的!

六曹沒有,太尉也沒有。孫甘只好去找扶蘇,找監國殿下的幕僚班子處理。

於是名義上的朝廷反而不如扶蘇的幕僚班子管用,晉陽的各個官署更是淪落到了尷尬境地。

如此怪異的現象讓人瞠目,思維靈敏的人都預測著,晉陽只怕要掀起一場變革了。

入城之後的孫甘到了監國府,卻依舊沒有見到扶蘇,一問,卻是去了軍營。

第五章:營嘯一發內爭陋(下)【二更完畢】

【繼續召喚收藏哦~這樣吧,收藏增加到了三千三的時候。回秦爆發一章~還差一百五哦,親。】

晉陽,城東大營。

扶蘇是輕裝簡行,也沒有提前通知,一路數十人就這般出了城,直奔城東大營。

此刻城外,寨牆高聳,環繞數里,警衛嚴密的便是城東大營了。扶蘇沒有搞步輦那一套,直接騎著胯下駿馬便呼啦啦地衝向大門。

卻不料,因為沒有預告,這般衝過去的結果便是營門前一樁樁拒馬立起。來時遠觀不顯,帶突發時,一隊隊軍士推出拒馬,持槍列隊攔了下來。

扶蘇對護衛身邊的伏承點點頭,一邊也放緩了馬速。

“營門官是何人,速來見我!”伏承氣勢不小,寶馬亮甲立於營門前,對著營門高喝。

不多時,一個個子頗為矮小,眉清目秀的軍官按劍走下來。一見來人,頓時可愛地吐了吐舌頭。此人,竟然是桑梓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