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一樣有著治權的藩國吧?不過依我想來,東寧和朝鮮情況不太一樣,朝鮮那邊真的是太窮了,環顧中國周圍,恐怕除了真沒有比那塊更貧瘠的土地了,朝鮮國王才吃得起麵條,因為白麵都是我國特別賜給的。更不用說朝鮮北部的山區還那麼險惡難行,氣候惡劣當初韃虜那麼貪婪,都不願意吞併朝鮮,我猜除了曰本以外,恐怕再沒有別的國家會生出吞併朝鮮的心思來。”
臺灣出產稻米、蔗糖,氣候溫暖、水源充沛,周圍還有暖流魚場,而且還地處南洋要衝,海貿獲益頗豐,任何國家都不會拒絕這樣一個行省的加入。
“不過這都是以後的事了,先延平王待我極厚,所以我無論如何都不會去煽動院會和東寧的矛盾,將來我覺得延平王的後代也可以考慮把東寧賣給院會,也不失為一條路嘛。”對鄧名來說這確實是非常久遠以後的事情,和對付晉藩的辦法一樣,鄧名會鼓勵臺灣的子弟到帝國上學、服役,在帝國內部取得地位,然後慢慢推廣帝國的價值觀,到時候統一也就是水到渠成了——對於自己這邊軟實力的優勢,鄧名是非常有信心的,而且雙方還同文同種,別人想利用民族主義抵抗都做不到。
最後還有一件事是要為鄭成功做的,鄧名隱約記起臺灣的內訌好像導致鄭成功孫子遇害:“剛才我和馮衛士明說了,我不會在延平世子的歸屬這個問題上有所偏袒,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