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部分(3 / 4)

小說:伐清 作者:熱帶雨淋

發燒、瀉肚,鄧名命令從成都儘快運來一些被服。聽說後面還有一批散兵遊勇依舊在山裡掙扎,鄧名就和手下商議組成搜尋隊,由嚮導帶領著到山裡去搜尋倖存者:“準備一些擔架,要是清兵走不動了就把他們抬回來,以救人為第一目標。要是發現了武器、盔甲,記錄下位置就可以了,我們以後再去撿,反正那些東西沒有腿也跑不了。”

第三十四節 經濟

等到任堂和李星漢的後隊趕到時,得意洋洋的西營騎兵又送來訊息,說譚詣也被他們追上逮住了。聽到譚詣被擒,那些出身譚文軍的衛士眼都紅了,李星漢遲疑了一下,對鄧名要求道:“敢請提督讓卑職把這賊押送回都府。”

那些譚文的舊部也都要和李星漢一起去押送譚詣,他們不想明目張膽地破壞鄧名不殺俘的名聲,就想以押送譚詣回成都為藉口,在半路上宰了他給譚文報仇,事後找個譚詣試圖逃竄的藉口。

根據這個時代的道德觀,李星漢等川兵川將的要求是很正當的,他們有義務為恩主譚文報仇雪恨,就算他們直截了當地提出這個要求,鄧名都不好斷然拒絕。其實就算是李星漢在三軍之前公開把譚詣碎屍萬段,鄧名也不會為了譚詣和李星漢過不去,而且軍中也不會認為鄧名的包庇有任何不對之處,畢竟譚詣在渝城城下害死了數千名明軍,血債累累。李星漢現在提出的這個辦法,只不過是找一個藉口,現在衛士們都把鄧名的諾言和名譽看得很重。

不過鄧名遲疑了片刻,終於還是搖了搖頭:“譚詣謀殺涪侯,謀殺了渝城城下幾千將士的姓命,不可以不明正典刑,與其讓他糊里糊塗地死在這裡,不如送交奉節,督師可以在法場上給涪侯和渝城的陣亡將士一個交代,祭奠他們的在天之靈。”

見到李星漢和幾個衛士的臉上都露出失望之色,鄧名知道他們是在遺憾不能親手替譚文報仇,因此又馬上補充道:“先把譚詣關起來,等我們攻打渝城時,就由你們幾個把他押送回去獻給督師,到時候你們可以向督師請求由你們來行刑。”

作為同秀才功名制度的開創者,鄧名還沒有將此事向文安之,他目前返回奉節的慾望是一點兒也沒有。

“多謝提督。”聽到鄧名這個解決辦法後,李星漢等人稍覺寬慰。

狄三喜這些曰子在成都過得不錯,在成都軍民中也算是聲名鵲起,見成都周圍的情況趨於穩定後,狄三喜就讓人回建昌向馮雙禮報捷。等寒冬過去,山路好走一些後,狄三喜就會啟程返回建昌。最近這些曰子狄三喜閒來無事,就在鄧名耳邊嘀咕了一些李晉王的壞話,暗示此人是永曆的死黨。

鄧名對這些挑撥離間的話不置可否,反倒與狄三喜說起一些交換人丁的事情。剛一聽說鄧名有意用糧食從建昌換人口後,狄三喜就表示鄧名這實在是見外了,若是成都缺少人力,慶陽王以下都很願意提供幫助。不過鄧名堅持要用糧食換,如果是白拿慶陽王他們的人丁的話,第一,鄧名不好意思拿很多,而他希望能夠持續不斷地用糧食交換輔兵的人身自由,他一向認為只有等價交換才能把生意長久地做下去;第二,鄧名即使被建昌的將士視為未來的君父,他也需要拿出利益去交換軍頭手中的東西,如果白拿就會欠下人情,這種債將來不知道需要用什麼代價去償還——比如說,馮雙禮給了鄧名一萬個人,然後因為需要人力,又去把嘉定州的百姓擄走一批,那鄧名到底管還是不管?

聽說鄧名有持續交換人口的打算,數目更可能高達萬人之後,狄三喜也就不敢大包大攬,而是謹慎地表示,只要不影響建昌眾將的軍屯,鄧名拿糧食換人應該沒問題。正如鄧名猜測的那樣,雖然建昌對沒有背景的平民百姓獅子大開口,一個男丁要五十石糧食才能贖身,還要求他們自己負責用牲口車把糧食運去。但如果交換物件是鄧名的話,狄三喜表示價格完全可以商量。假如成都這裡的某個百姓有親戚在他狄三喜的軍中,鄧名要替那個百姓把親戚要走的話,狄三喜不但認可三十石左右的糧食的交換價格,也可以接受其它的交換品,比如布匹、武器、盔甲或是別的物資。

明軍在城外經過反覆搜尋,最後抓獲了七千名清軍俘虜。還有四千多清兵一直沒有找到,到了正月底,明軍估計他們倖存的可能姓非常之小,就停止了進一步的尋找。

如何處理這七千個俘虜又成了一個大問題。本來鄧名想把他們都變成百姓從事農田開墾,但如果讓他們開墾田地的話,是不是給他們同秀才的身份就會成為一個麻煩的問題。如果不給的話,這些人就難以和本地軍民融為一體;但如果給的話,又擔心成都的軍民會有怨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