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以前的賦稅政策。現在兩江的小地主也開始破產,他們為了完稅不得不借貸,然後賣地償還,這導致田價繼續走低。
在種地難以養活自己後,農民的購買能力也越來越低,越來越捨不得購買布匹,過年做衣服都捨不得購買商家的產品,而是完全依賴妻女的紡織,這讓兩江的經濟作物區也開始萎縮。簡而言之,滿清為了繼續把戰爭打下去而全力壓榨東南數省的百姓,導致東南的財力到了枯竭的地步。
“今年秋收過後,又有很多人出售田地,而願意購買的人非常少。江寧周圍的水田,現在花個五兩銀子就可以買下一畝,如果買得多,三、四兩也不是不行。”周培公的密使說道。
田價已經賤到這個地步,地主和佃戶都不可能再購置農具,不可能增添牲口,可想而知明年的產量會繼續降低。更多的人要靠借高利貸來償付賦稅,然後不得不想盡辦法拋售土地還賬——偏偏還沒有多少人肯接手。就算是對經濟原理一竅不通的兩江官員,也知道這意味著離經濟崩潰越來越近。
如果放在從前,蔣國柱和張朝不會有絲毫的猶豫,那就是繼續按照朝廷的命令收稅,如果發生民變就出動軍隊鎮壓——反正他們只是流官,民生根本無法與朝廷的權威相提並論。但現在蔣國柱和張朝都有了別樣的心思,他們也和吳三桂一樣,不能對民生凋敝熟視無睹了,無法一味橫徵暴斂下去。
只是燕京的稅賦任務依舊要完成,今年他們不是戰區,沒有減免賦稅的藉口。
“周布政使的打算是什麼?要我們攻打兩江嗎?”穆譚聽完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