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越大王會懷柔一番,沒想到卻是引薦一個做生意的。
“小子見過諸位前輩!”深深施一禮,手都拱到天。
吳越大王心下嘿嘿直笑,這天下啊,專業治國的人才真難找啊。會屯田斂財的都一大把,不過水平只能在這個位置,再進一步的人才沒有啊。難得自己搞到一個上了三個臺階的人才來,怎麼著也得當大爺拱起來。
“吳先生高才,和諸位不同,諸位比之詩詞歌賦,吳先生和寡人一樣,入門也未得也!”吳越大王停下,拿起一個空杯子直接幫著斟滿,雙手奉上,態度非常謙和,“吳先生請用茶!”
“寡人知道你們可能心裡有想法。這些先不談。國家現在已經到了該安穩的時候,那麼國家要到什麼樣的臺階,我想諸位未必能想得很明白,那些儒道法墨治國之略,諸大道也。非我等凡人能做得到。真正治國大計,還得請吳先生這般高才來闡明!”
大家很是錯愕,大王這般推崇,一定是非凡人。
吳彪也是不推辭,“其實有些想法是大王和在下一起搞出來,小人不敢居功。”
“你的本事,寡人知道,不要謙虛,給大家上上戰略發展課。要不他們還真以為寡人吃飽沒事來喝茶清談,這麼冷的地方,誰願意來,還不是離天近,希望老天能看在華夏眾生的份上,憐惜大家一番。”
“大王客氣。”吳彪是拱手致意,隨後清口:
“這個,聽不懂的,可以直接問大王,大王比在下空,在下還要做計劃,還要搞規劃,這個累的。”
曹操也笑起來,這鳥人,太沒禮貌。不過曹操那知道吳彪和吳越大王之間常常如此不分尊卑,喜歡開開玩笑。
“直接說正題吧!你們是吳越大王請來,應該也沒什麼奸細仇讎。我講的是,我們大漢往哪裡去!大漢也好,以前的虞夏商周秦也罷,我們這些人都是華夏的種,在大漢是大漢人,在大秦是大秦人,但是我們的種就是華夏種,亂不得。”忽然看向吳越大王,似乎覺得說錯,那個虞彘不就是一個混血!
吳越大王覺得什麼,擺擺手,“說的對,虞家他們也是故虞朝王室後裔,也是我們華夏人。”
吳彪想想也對啊,“我們這個國家,換不換名字,人還得是我們這些人,要是換了種,名字還是大漢還有什麼意思。只要還是我們這些人的後代,換個名字又有什麼大不了。國者非一人之國,國亦非一姓一氏一家之國。國者,國民之國也,國民不存,蠻夷肆虐,國無存焉。諸位知道大王宅心仁厚,大王不願絕人子嗣,人故有十惡不赦之罪,然無辜骨血亦受牽連,非大王所見也,要是動輒族誅,天道亡矣。天貴生惡死,非天之道,必受天譴。
小人說點就好了。下面咱們進入正題。國家何去何從。國家這個問題,很大。不管是漢天子、還是吳越大王執政,這國家還得有國家樣子,還得有國家利益。與誰是君王無關,當初大王這般點撥與小人,小人也覺得大逆不道,好在現在也明白些許。國家,在這個時代,多少人口就能稱霸!”說完伸出一個手指來。
“是的,你們覺得少,但是我覺得夠了,大王也覺得夠了。只要邊境上有這麼些人的大國,我們就有可能被人擊敗亡國。有這個一半人口,我們國家就有可能被削弱,所以我與大王透過計算,這個人口絕對不能超過215萬5千人,要保險大點170萬1千人,我們北方遊牧民單個國家部落或者聯盟的人口絕對不能超過215萬5千人,最好能控制在170萬1千人內。這個是我們的目標,不管是誰執政,與我國接壤北方國家都最好把它們的人數控制在這個數字下。當然也不是越少越好,一個部落幾千人還是要得!”談笑間,人家沒怎麼招惹,這傢伙就把人家人丁給限得死死。
“我們邊上任何農耕國家人口不得過五百萬,否則就會挑戰我大漢權威和利益,要是農牧的國家,不能超過250萬。”說完吳彪喝口茶水,真不錯啊。
“天下發展是數學上的累計,我們商議的結果,就是迅速把我國,拉昇到跨越一個數量級別的大國,這樣即使我們內亂,無論分下的哪一部分,都不是那些骯髒的野蠻人能吃得下吞得了。這裡我和大王共同得出一個目標,人口2萬萬5千萬是我國的基礎,也是我國絕對安全的基礎,除非我們內亂而亡。”
“嘶!”這個吳彪談笑間,居然要把大漢人口再拉昇個五倍,這天下能養得活這麼些人麼?
“吳先生,大王尊重你,可你也不能這麼亂說一氣啊!這天下能養得活2萬萬5千萬人丁?”
吳越大王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