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1 / 4)

小說:太平洋戰爭 作者:向前

**

太平洋戰爭 作者:卡斯珀·溫伯格

中譯本前言

太平洋戰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兩大戰場之一。這場戰爭以日本軍國主義者1941 年12 月8 日(東方時間)襲擊珍珠港開始,以1945 年9 月2 日日本政府代表在東京灣美國戰艦“密蘇里號”上籤降而宣告結束。本書是西方出版的有關太平洋戰爭的最新著作。它的特點是運用了美國新近解密的一些檔案資料,對太平洋戰爭的起因和作為觸發引信的珍珠港事件作了比較深入的探討。讀者將從本書中讀到一些過去沒有披露過的令人感興趣的材料。

中國戰場是太平洋戰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本書對中國人民和武裝力量對戰勝日本侵略者的作用和貢獻幾乎未作正面論述。

本書作者約翰·科斯特洛是英國的一位海戰史研究者,他的另兩本著作是《大西洋戰爭》和《一九一六年日德蘭海戰》(均與特里·休斯合著)。

前言

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烈火席捲太平洋以來,已經過去四十年了。那些巨大戰役的規模世所罕見,描寫這些戰役的著作卷帙浩繁。然而,許許多多的這類著作——從塞繆爾·埃利奧特·莫里森的不朽學術研究,到《生活》雜誌的羅伯特·謝羅德那樣的軍事記者所寫的栩栩如生的報道,以及威廉·曼徹斯特最近撰寫的動人的回憶錄——沒有一本試圖全面追溯人類這場最偉大斗爭的根源並去敘述它的歷程。

這正是本書所要達到的目的:用一次連貫的敘述,介紹長達一個半世紀的歷史,這段歷史終於導致美國、大不列顛和其他同盟國在那個“永遠蒙受恥辱的日子”——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七日,同日本發生了致命的衝突。隨後發生了一場戰爭,戰場遍及地球三分之一的表面,本書力求簡要敘述這場戰爭的政治、經濟和軍事方面的活動。中國、馬來亞、緬甸、荷屬東印度、菲律賓、新幾內亞、索羅門群島和阿留申群島上發生的戰鬥,被視作一場大規模戰爭的幾個組成部分,儘管盟軍之間發生過深刻的分歧,這場戰爭終於打敗了日本。本書回顧了日本的進攻在最初獲得了令人膛目的勝利之後,如何在澳大利亞的邊境受到阻撓:回顧了後來在中途島所取得的“令人難以置信的勝利”,這次勝利使實力日增的美國海軍得以發動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兩棲登陸作戰,從而使美軍穿過遍及太平洋的踏腳島嶼直搗日本本土。

“人類歷史,”H·G·韋爾斯在一九二○年寫道,“越來越成為教育和浩劫之間的競賽。”最能顯示這個觀察的睿智的,莫過於對引起太平洋戰爭的種種歷史力量來作一番研究和探討。太平洋戰爭是以長崎、廣島上空騰起令人作嘔的蘑菇雲而宣告結束的。今天,由於美國和蘇聯的導彈隨時都可以造成無法估量的破壞,整個世界仍然生活在最終的大規模核屠殺的恐怖之中。保持這種遠遠超過需要的核屠殺力量的微妙平衡,成了超級大國雙方決心避免遭受對方核突襲的堂皇藉口。

然而,甚至對於和我年齡相仿,只能隱隱約約地記得德國的空襲,和以電臺宣佈對日作戰取得勝利而宣告結束的那場戰爭的某些人來說,也不難理解為什麼多數四十歲以下的人,把珍珠港、薪加坡和科雷吉多爾發生的悲劇,看作是由於在朝鮮和越南發生的更近的戰爭而顯得相當遙遠的“近代史”上的一個模模糊糊的階段。重要的不僅在於這些戰爭是由一個仍在演變的歷史程序所引起的,而且在於它們發生在世界第一大洋的邊緣地區——一個撫育著世界上多半人口和蘊藏著寶貴自然資源的地區。在一個多世紀裡,地球的這一地區一直是國際緊張局勢和國際競爭的焦點,大不列顛和美國同俄國和其他歐洲國家,後來又同新興的工業大國日本爭奪在華商業和軍事優勢。隨著歐洲影響的日漸衰落,象西奧多·羅斯福、富蘭克林·羅斯福、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將軍和約翰·F·肯尼迪這樣一些美國領導人,奉行一項與英國、澳大利立和其他西方強國一致行動,以便使太平洋邊緣地區——首先是中國——的廣大市場永遠向西方開放的政策。日本過去是、現在仍然是這個力量均勢中的關鍵因素。

要想了解太平洋戰爭的規模和起因,必須回顧這場戰爭在十八世紀的根源。為了本書敘述方便,回顧這樣一些紛繁複雜的事變,勢必需要概括介紹政治、社會和經濟方面的歷史,以便把引起這場戰爭的那一部分力量突出出來。何況,作戰區域如此廣闊——美國士兵同英國、澳大利亞、中國和荷蘭

計程車兵並肩作戰,因此在敘述時也要有所側重。美國跨過太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書首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