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守隴西的樊勇所部武衛營、進駐金城的馬超所部龍驤營和駐紮在張掖邊境的桓飛、董越所部飛熊重甲騎兵,共計五萬步騎聯手攻佔西海,大破數萬羌人蠻夷,驅逐小月氏,收復西海周邊十餘座小城。故而,我意將武威郡、張掖郡及附屬屬國、酒泉郡、敦煌郡和西海等地,從涼州劃分出來,單獨為一州,名為雍州。本將自領雍州牧,兼領涼州刺史,州治設在武威郡;任命你為雍州別駕,兼領武威太守,主掌雍州政務。”
第387章 幕府名士
午宴過後。
衛將軍府,正堂內。
李利沒有坐於主位,而是坐於堂下左側首位,滿臉笑意與賈詡等人敘話。
在他身旁,分別坐著軍師將軍、兼領武威太守賈詡、漢陽太守崔琰和將軍府掾華歆三人。
坐在李利身邊,賈詡今天著實很高興,甚至有些喜出望外,激動不已。
細說起來,他跟隨主公李利已經一年多了,在西涼軍中資歷頗深,並竭盡全力輔助李利迅速發展壯大,直至西涼軍一統涼州。可是他卻從未獲準進入李利內院,更別說在內院中與李利一起用膳了。但是,今天這些都實現了。他不僅被請入內院議事,還受到李利在內院設宴招待,其間主公新近納娶的妾室唐姬還代表幾位身體不適的主公夫人給他敬酒。
如此禮遇,這是賈詡之前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而今卻成為現實。足見主公李利對他極為器重,依為臂膀,絕對算得上是主公的親信心腹之臣了。
因此,此刻坐於堂上與李利敘談,賈詡神情頗為輕鬆,舉止有度,談笑風生,絲毫不顯拘束。
相比賈詡從容得體的款款而談,坐在他身邊的崔琰和華歆二人就顯得十分拘謹。他們二人正襟危坐,神情嚴肅,臉上不見絲毫笑容,看向李利的眼神中還流露出敬畏之情,神情舉止間盡顯謹小慎微之色。
左側首位上,李利表面上與賈詡敘談西涼近況,實則將崔琰和華歆二人的異常神色盡收眼底,心中暗自忖度。
崔琰,字季珪,清河東武城人。其人相貌俊美。聲姿高暢,眉目疏朗;年幼時言辭遲鈍,喜好劍術,崇尚武功,直到弱冠之齡方才發奮苦讀,曾拜在鄭玄門下,黃巾之亂中被鄭玄遣散歸家。
他原是郡縣小吏,隸屬冀州袁紹治下,接到天子徵召詔令後,幾欲推脫。不願前來長安授學育人;卻迫於朝廷詔令措辭嚴厲,分明就是強行徵召,若不奉詔,唯恐牽連族人。故而,拖延半個月之後。他終是奉詔入長安,與其同行之人便是他頗為魯鈍的弟弟崔林。
崔琰奉詔前來西涼之後。李利起初看到他的名字時便覺得頗為耳熟。應該是留名史冊之人,於是便其調到將軍府暫時擔任屬吏,以觀後效。不承想,隨後李利卻因事務繁忙,便將此人拋之腦後,數月之間也不曾委派他任何具體職務。直到平定西涼之後。尚書李玄派人送來書信,極力向李利舉薦崔琰、華歆、邴原、管寧和國淵等人。至此,李利方才想起將軍府中還有幾位頗有才氣的文士,隨即對他們委以重任。或是擔任一郡太守,或是直接進入將軍府參與軍機。
對崔琰在史冊中的功勳與能力,李利記憶中極為模糊,不甚了了;但他卻記得華歆其人。
華歆,字子魚,平原高唐人。其人頗有機智,見識過人,治政能力頗強,識時務、知進退,善於審時度勢,明哲保身。
歷史上,在魏國曹丕篡漢稱帝之後,華歆因擁立有功,位及三公,先後官拜相國、太尉等職,可謂位極人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其人頗有識人之能,曾三次舉薦閒置在家的司馬懿統兵征戰,對戰諸葛亮。此外,他與邴原、管寧三人曾是知己好友,被人譽為“治世一龍”;其龍首便是華歆,龍腹是邴原,龍尾則是管寧。後來,卻因管寧認為華歆趨炎附勢,貪戀榮華富貴,便與華歆割席斷義,自此分道揚鑣,形同陌路。
然而,世事難料。去歲朝廷徵辟詔令傳達的極為詭異,幾乎無孔不入,直接傳至幽州公孫瓚和遼東公孫度手裡,命令其將朝廷徵召之人送至長安。而公孫瓚和公孫度二人迫於無奈,不願為此與李傕、李利叔侄交惡,只得依令照辦。於是,早有歸隱避世之意的管寧和邴原二人,很快便被找了出來,隨即被強行送往西涼,既而無巧不巧地又和華歆碰到一起。由此,時隔數年不曾謀面的昔日好友再次聚首,其中滋味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華歆早先便已看出西涼軍難以長久,尤其是董卓惡貫滿盈,倒行逆施,絕難成事。於是他費盡心機逃出長安,試圖前往江南為官,怎料諸侯割據,到處都在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