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佇立著數百名鐵甲羽林軍兵士。他們彷彿石柱一樣靜靜地站在緊閉的宮門外一動不動,任憑晚風吹過,眼神一眨不眨,宛如失去了生命一般。
對於這些甲士,呂布一點也不陌生。這是董卓麾下的親衛軍飛熊營鐵衛,隸屬董越帳下,只聽董卓的調遣,其他人的命令對他們一點用都沒有,如同董卓豢養的死士。
恰恰因為如此,飛熊兵戰力非凡。普通甲士都有三流武者的身手,再配上他們身上重達五六十斤的鐵甲,戰鬥力直逼二流下階武將,端是不容小覷。一般甲士尚且如此,那些什長、隊率、百夫長、屯長和千夫長等頭目更是實力不凡,武藝高強。最重要的是,他們悍不畏死,若是不砍掉他們的腦袋,只要一息尚存,他們必然戰鬥到底。
這就是飛熊營鐵甲軍,號稱西涼軍頭號精銳鐵騎營,天下馳名,聲威赫赫。
站在玉階前,呂布滿臉兇光地盯著高臺上的鐵甲兵。
某一剎那,呂布甚至想過殺進宮門,把貂蟬搶回來,然後連夜逃出長安,前往關東安身立命。但是,這個念頭乍一出現,便被他下意識摒棄了。並非他不想這麼做,而是不敢。
而今他官拜執金吾、溫侯,位列九卿,可謂是光宗耀祖,風光無限。只是他坎坎坷坷走到今天這般爵位,真的很不容易。其中的辛酸苦辣不足為外人道,飽受爭議,屢屢遭人詬病,揹負忘恩負義的罵名,一直延續至今。
呂布本是將門之後,怎奈父母早亡,家道中落,淪落草莽。十餘年來,他自持武藝絕頂,無敵於天下,但晉升之路卻頗為不順。早年他征戰幷州草原,浴血廝殺,九死一生,卻連區區校尉之職都得不到。無奈之下,他只好蓄意投效丁原麾下,得到賞識後,在屈身拜他為義父,既而平步青雲,屢屢得到丁原提拔晉升。
從此,呂布自覺發現一條晉升捷徑,遠比疆場廝殺爭取功名來得容易,而且前途無量。事實證明,這條捷徑是對的。當他在丁原麾下再也無法得到晉升機會的時候,董卓出現在他的視線裡,而且主動招攬他,使得他原以為此生晉升無望之下,赫然出現一條康莊大道,直達雲霄。於是他悍然斬殺丁原,投奔董卓,並主動拜董卓為義父,再次開啟晉升之門。結果正如他所願,董卓待他甚厚,加官進爵,金銀美女應有盡有,恩寵至極。短短兩年光景,他從區區州府主薄的位置上升遷到九卿高位,得到了丁原臨死之時才有的官職,倘若他當初一直跟著丁原,只怕這輩子也別想達到這種高度。
截至今晚之前,呂布從不覺得自己砍下丁原的首級獻於董卓有什麼不對。恰恰相反,他甚至為此而感到慶幸,認為那是他一生中最英明的選擇,殺伐果斷,快刀斬亂麻,幫助董卓快速平定洛陽,執掌天下權柄。而他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揚眉吐氣,拜將封侯,光宗耀祖。
然而,世事難料,如今呂布感覺自己又陷入彷徨無措的境地。他現在官職和爵位都有了,假以時曰還能再進一步,高居三公,位極人臣。但現如今他卻連一個自己喜歡的女人都保不住,得不到,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女人生生被搶走,投入兒皇帝的懷抱。此情此景,讓呂布羞憤欲絕,慚愧難當。他堂堂呂布呂奉先,手中方天戟,胯下赤兔馬,縱橫天下,馳騁九州,到頭來還不如一個十二歲的孩童。
情何以堪!
“嘭、嘭、嘭”
夜深人靜,呂布神情惆悵地走在宮前玉階上。他走的很穩,也很慢,步幅不大,一步一個臺階。當他走完這些玉階的時候,時間已經過去半個時辰了。
這一次,呂布終於知道這些石階總共有九十九個,共有九層,每層十個玉階,最底層和宮門口高臺上的銜接平臺除外。
坐在宮門前,呂布想到很多此前從未想過的事情,莫名生出無限感嘆。此次真正一步步走上玉階,他方才體會到仕途之艱難,每一步都要付出代價,世間根本沒有一步登天的美事。有了這份感悟,他不由聯想到自己的晉升之路,不禁後怕不已,悵然若失。遷都長安快兩年了,直到今天他才知道宮前玉階有多少臺階,未免太過於後知後覺,醒悟的太晚了。
如果讓呂布知曉,一年前李利第一次進宮面聖時就已經清清楚楚地知道玉階的數量和層次分佈,恐怕呂布就能從中察覺到他和李利之間的差距。與他相比,李利才是真正一步一個腳印奮鬥起來的實力派將軍,腳步穩健,根基紮實。雖然李利眼下的職位遠不及他,但李利卻比他理智,對待官爵和功名利祿都有清晰的認識,理姓而不貪婪。
所以,在滿朝文武百官面前,哪怕是董卓當面,李利都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