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目,鼻樑高挺,嘴唇紅潤,留有八字青須;膚色成小麥色,顯得很健康。
他目光深邃,乍眼看去,澄淨無物;細看之下,宛如一汪深潭,不可揣測。
最顯眼的是,他的嘴角微微翹起,時刻都是一副真誠微笑的神情,很容易讓人頓生好感,給人以chūn風和煦一般的感受,平易近人。
這就是現在的李正鋒,也是傷勢恢復後的李力,更是附體重生並與李家融洽契合的李利。
他剛剛打得那套拳法是後世中軍隊通傳的軍體拳,權當強身健體之用,卻不能用來上陣殺敵。
冷兵器時代,武術盛行,直到火器出現後,武術逐漸退出了普通人的視線,而武術也就正式轉變為舞術。
其實,早期的舞姬都精通武術,以武術為基礎,方能做出各種美豔的舞姿。並且,舞技越高,也就意味著她自身的武藝越嫻熟。
此刻李利打出的這套普普通通的軍體拳,卻是無甚大用,與真正的武術更是相差甚遠,權當強身健體之用。
不過李利卻習得真正的武術,而且還是兩套。
一套是他在後世海軍之中從一位軍中首長學得的秘術,潛水之時可以在水中調整自身呼吸,以至於能夠儘量延長潛水時間。
這套潛息之術是他能夠在數十萬海軍之中脫穎而出的絕技,屢建奇功,數次獲得破格提拔晉升的機會,以三十歲出頭的年齡位居實職上校團長。
潛息術有五層,李利之前已經在第三層初期滯留了五年時間,遲遲不得寸進。前三層是養息、藏息和蘊息;每層分初、中、後三個階段。
潛息術,其實就是調整呼吸頻率的法門。而調整呼吸頻率卻需要全身臟器的協同配合以及身體各部位的機能協調,實質上就是一種透過特殊的呼吸方法調動周身經脈執行的法門。
據首長所說,潛息術源於道家,是道士們延年益壽的修行法門;至於真偽,則無從考證。
因為這等法門輕易不示人,絕大多數人根本無從得知,又遑論真偽。
李利的另一套武術就是李家的家傳武藝。
現任家主李傕能夠位居董卓麾下五大戰將之第二位,絕非僥倖,更非承蒙董卓器重而得來的,而是依靠實力爭取來的殊榮。
李利作為三代嫡長子,自然能夠學得家傳武藝。
何況,凡是李家直系男丁都能夠學習祖傳武藝,至於好壞,就全憑個人造化,別人則有心無力,幫不上忙。
李家的家傳武藝,實質上就是打煞身體力量的方法和臨陣對敵的招式。
習練起來,沒有捷徑,只能靠日積月累的勤奮練習,打煞力量,錘鍊對敵招式,熟能生巧,既而提高戰鬥力。
這套武藝與大漢其他家族武藝相似,有著共同的高下等級之分。
初學者,就如同一般兵士一樣,只懂得淺顯的廝殺技能。此後,分為三流、二流和一流高手,一流高手之上還有頂級戰將這一級別。
三流武者,其實就是一般屯長和小校級的身手,實力不強,不入強者之眼,也稱作下三流的身手。
二流武者,按照實力劃分的話,就能稱之為武將了。身手不錯,以一抵十不在話下,到了後期,甚至能夠以一敵百。
一流武將,算是武將中的強者。初期,就能以一敵百,為百人敵,到後期巔峰之時,甚至能夠達到千人敵的程度。
頂級戰將,當世之中極為少見,十萬武者中能有一兩個頂級戰將就很難得。
近四十萬董卓軍中,至今僅有五名頂級戰將,李傕就是其中之一。
不過他比虎賁中郎將呂布差了一些,介於初期與中期之間,而呂布則是頂級戰將後期的強者,有萬夫不當之勇,當世之中鮮有人敵。
李利現在就處在一流武將初期,以尚未及冠之齡進入一流武將之列,實屬難能可貴。
由此,李傕十分看重他的資質,認為他有可能是李家近百年來唯一一個能夠將家傳武藝練到頂級戰將巔峰的強者。
··················
透過這些天的細心求證,李利終於弄清楚現在是何年月了。
現在是初平二年,即公元191年三月。
在過去的一年裡,董卓軍與天下諸侯大戰數月,最終被江東猛虎孫堅攻破汜水關,攻入洛陽皇城。
董卓無奈之下,洗劫洛陽,燒燬宗廟、挖掘皇陵,大肆搜刮了一番。隨後,一把火燒了傳承兩百餘年的洛陽城,挾持少帝遷都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