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思。
細說起來,蔡邕對西涼軍將領既無好感,也無惡感,輕易不與西涼將領交往,始終保持著一定的距離,若即若離。
這是因為董卓對蔡邕極其厚待,賞府邸、賜金銀綢緞、提拔官職等,處處尊重他。
可謂是恩寵有加。
相比之下,朝廷其他百官的待遇與蔡邕相比,簡直不可相提並論。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很多官員連家中的奴僕都養不起,緊衣縮食,日子相當艱難,處境極其窘迫。
因此,蔡邕便被王允等一干老臣排斥在圈子之外。這些人認為他是臣服於董卓的走狗,所得賞賜皆是嗟來之食,紛紛惡語相向,極盡挖苦諷刺之能事,言語惡毒,沒有好臉色。
因此,蔡邕在長安城內是被孤立的存在。
董卓雖待他極厚,可是他卻不認可董卓的所作所為,只是曲以委蛇,以求自保。
至於王允等人的冷眼與惡語相向,蔡邕則是置之不理,也不解釋,冷暖自知。
實際上,蔡邕之所以委曲求全,飽受昔日同僚好友的冷嘲熱諷,全是因為自己孤苦無依的寡婦女兒。只要女兒蔡琰能夠平安的活下去,他無論受多少苦、多少委屈都值得。
倘若他不接受董卓的刻意拉攏和諸般賞賜,那麼董卓屠夫必將反目成仇,降罪於他。果真如此的話,那麼被衛家嫌棄的女兒蔡琰,就會連個落腳地都沒有,生計也無著落,恐怕就要淪落街頭了。
蔡邕作為人父,豈能眼看著年紀輕輕的女兒既做了寡婦又淪落街頭?
於是他感恩戴德地接受了董卓的所有賞賜和敕封的官職,寧願揹負罵名,也不能不顧及獨生女兒的生計。
即便如此,蔡邕內心裡仍舊不屑與西涼將領為伍,始終與董卓及其麾下的西涼軍保持距離。以免被人誤認為他也自甘墮落,助紂為虐,一生清譽毀於一旦。
此時此刻,李利的一番表現卻是讓蔡邕很為難,躊躇難決。
對於李利其人,蔡邕還是有所耳聞的。
別看此子年齡不大,確是新近崛起的實權將領。表面看他逢人便是三分笑,和氣之極,實際上,此子行事極為狠絕果斷,比之其叔父李傕有過之而無不及,端是一個笑面虎似的狠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