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部分(2 / 4)

小說:驍騎 作者:溜溜

如今四面皆有強敵環伺的兇險處境時,心中也隨之釋然了。

儘管曹操是大漢開國元勳曹參之後,堪稱官宦世家,但他祖父曹騰卻是宦官,膝下無子,抱養夏侯家族的子弟,才得以延續嫡系香火。而今曹操自領兗州牧,地盤只有兗州一半州郡,四面與袁紹、呂布、袁術和西涼上將徐榮等勢力夾在中間,處境十分不妙。眼下曹操打著為父報仇的旗號,領兵攻打徐州陶謙,據說開春便嚷嚷著傾巢出動,卻拖延兩個多月,直到十幾天前,他才率軍前往徐州,至今還不知道有沒有正式開戰。

眼見李利神色決然,甄氏只得點頭應允。實則她心裡卻是驚喜莫名,慶幸自己沒有跟錯人,李利果然是個有擔當的男人,因此她對李利愈發愛戀痴迷。

正如李利所言,其實甄氏很清楚以甄家現有的億萬家財做籌碼,自然能得到相應的名分,但她寧願不要這種虛名,退而求其次,選擇擔任內府管家。這樣既能長期跟在李利身邊,又能做些事情,彰顯自身價值,不至於人老珠黃之後受人排擠,甚至被李利冷落拋棄。

這就是甄家財團的主事人甄氏,一個美貌又聰明的女人,考慮問題從來不計較一時得失。而是著眼將來。務實不務虛,任何時候她對自己都有非常清醒的認識,知道如何抉擇才符合自身利益。

南苑正堂。

張藹即甄氏跟在李利身後,緩緩步入堂中,迎面看到正堂中央懸掛著兩百年前光武帝劉秀賜予甄太保甄邯的御賜匾額。

“晚輩李利(女兒)拜見甄老(父親)!

匾額下方,白髮蒼蒼的甄褘靠坐在主位上閉目養神,聞聲後,他慢慢睜開眼睛,抬手示意李利和甄氏免禮落座。

待婢女奉上香茗後,甄褘滿臉慈祥地看看甄氏。既而將目光轉向李利。不急不緩說道:“聽說前天文昌身中十餘箭。傷勢嚴重,危在旦夕。今日看來,吉人自有天相,絕非宵小之徒所能及。虛驚一場而已。不過,這也說明我甄家培養多年的護院死士,安享太平久矣,疏於戰事,還需磨練一番方可堪用。今後這些人就交給賢侄了,可用便用之,不可用則將其遣散,權當小女陪嫁扈從,一切均由文昌做主。”

李利神態謙和地微微頷首。沒有出言拒絕甄褘老翁的好意,和聲笑道:“甄老美意,晚輩愧受了,大恩不言謝,我日後一定善待令愛。請甄老放心。”

甄褘輕輕點頭,說道:“文昌年少英雄,手握雄兵,牧守一方,這些老朽都有耳聞。時下諸侯紛爭,天下不寧,文昌代天巡守,任重道遠,往後還需寬仁施政,善待百姓,切不可殺戮過甚,以免有違天和。”

“前輩言之有理,文昌自當謹記在心,時時自省。”李利起身躬身一禮,恭聲道。

眼見李利如此謙遜有禮,甄褘自嘲地微笑道:“或許是老朽年紀大了,餘日無多,常思人性本善,與世無爭。方才所言,文昌姑且聽之,卻不可太過仁慈,處處寬容忍讓。亂世爭雄,殺戮在所難免,一味仁慈退讓終究難成大事,甚至反受其累。故而,對於無辜百姓理應仁慈寬宥,對待亂臣賊子和蓄意挑唆事端的梟雄,則無須忍讓,反而應當施以雷霆手段,除惡務盡,不可心存婦人之仁,以免後患無窮。”

看著慈眉善目的甄褘居然能說出如此殺伐果斷的話,李利驚詫之餘,不由心生感嘆:“甄褘不愧是執掌甄家財團數十寒暑的主事人,而今雖是年逾古稀,行將就木,卻依舊見識不凡,將天下局勢看得透徹。當真是:人老智不衰,眼花心裡明!”

思緒之中,李利恭聲應道:“前輩所言極是,文昌受教了。”

話音稍頓之後,李利道出此行真意:“半個時辰前,晚輩方知甄老下令舉族遷往長安,並在一個月前便開始轉移家產。甄老如此信任晚輩,竟以一千一百多口族人的性命相托,文昌深為感激之餘,又倍感責任重大,不知如何才能報答您老的偌大恩情。還請甄老明示。”

“文昌既然問起,老朽便直言相告。”甄褘老人似乎早就料到李利離開甄府之前肯定會來見他,也必定有此一問。因此,當李利主動詢問時,他沒有敷衍客套,坦言道:“老朽之所以決定支援文昌,舉族搬至西涼境內,原因有三。

其一,甄氏命苦。她十五歲嫁入我甄家,不滿十八歲時,犬子因病早逝,此後一直守寡獨居,以一介女流之身擔負起整個家族的興衰命運。這些年來,為了經營家族產業,她不辭勞苦走南闖北,四處奔波,以致甄家商鋪三年內盈利超出以往三成,將甄家商鋪遍佈天下。可謂勞苦功高,經商才能之高,遠超我甄家歷代家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