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李大將軍的關注,帶著回大營去了?
眾人仰頭,乾坤朗朗,並未有陰風作祟,這算哪門子的古怪事兒?
第八章 廟堂暗流小兵亂入
李道宗雖然已經知道那人的真實身份,但仍舊面色如常、步履沉穩,然則心中卻是驚濤駭浪不得平息,要知道,這位晉陽公主李明達,可是所有公主之中,為數不多年紀輕輕就能夠擁有食邑之地的實封公主,乃當今聖人的心頭肉!
聖人雖然未過半百,但不惑年歲已近半,早年戎馬征戰,身體積鬱頗深,這兩年華髮早生,已顯老態,朝堂之中也已經開始有意無意左右搖擺,雖然東宮看似平靜,但已顯出多事之秋的端倪。
在這個節骨眼上,李明達突然獲病而早殤,使得聖上沉浸悲痛,不思朝政,多少有些耐人尋味,一些鑽營廟堂的老狐狸,說不得已經嗅聞到了血腥味。
李道宗也算國親,所以在這種事情上,不敢也不能站隊,當初玄武門之變他就與衛公李靖等人選擇了沉默。
晉陽公主明明就跟在自己的身後,那長安城外白蟒原的公主陵之中躺著的,又是誰?聖人用接近國喪的規格來治喪,舉國哀悼,如今將李明達送回長安,會引發怎樣的變故?這樣的結果,李道宗是連想都不敢想。
如今吐谷渾用兵在即,連李靖都復出,如果因為李明達的出現,拔出蘿蔔帶出泥,牽連一大片,那些幕後之人狗急跳牆,到時候內憂外患,他李道宗可就百死莫贖了。
李道宗半生起落,歷經無數戰役,成為唐初名將,卻又因為貪汙而被貶斥,直到晚年又被起用,心境上已經看透太多,故而回到營房之後,心裡也就有了個大概的計劃。
不需多言,左右見得總管面色不霽,識趣退下,李道宗身在軍營,又有軍職在身,當即抱拳行禮道:“老臣見過公主殿下!”
此時一直躲在徐真身後的李明達才斂容正色,全然不見路途之上的狼狽,皇家氣度陡然彌散開來,屈身微福回禮道:“賢王無須多禮,事情緊要,還望賢王馬上撥了軍馬,護我回長安去!”
徐真聞言則不可察覺地冷哼一聲,他畢竟是穿越者,對唐朝歷史又熟悉,蟄伏長安三年,對時局有著常人無法擁有的觀察視角,可以說,此刻他很清楚,李明達想要馬上回長安,那是不可能的事情,除非李道宗是個笨蛋。
果不其然,李道宗眉頭微蹙,一臉為難,但終究還是開口:“老臣深知殿下思家心切,然則當下局勢波詭雲譎,朝中有人欺瞞聖人,製造了公主公主早殤之陰謀如若公主現身,說不得會引發劇變,再者,就算有兵馬相護衛,只怕老臣也沒辦法保護得公主周全”
雖然李明達現下只是嬌弱小娘子一枚,但李道宗言畢,仍舊不免後背發涼,晉陽公主素有善名,然則到底嬌貴萬分,他已從李德獎口中得知遭遇李明達的過程,想必其中艱辛,並非她所能夠承受,這一路來也不知吃了多少苦頭,有家不得歸,明明活著卻被全天下看成死人,這種經歷,對於一個十二歲的孩子來說,未免太過苛刻。
李明達眼色黯淡下來,但心底卻湧起一股憤怒來,當即任性嗔道:“爾乃堂堂藩王,一軍之首,連我都保護不了,還打個什麼仗!”
言畢頹然,跌坐於營中矮几之上,竟全然沒有了公主的威儀,似乎心中支柱被瞬間推斷一般無奈。
她心思玲瓏,早在看到李道宗衣服縞素之時,就察覺到自己遇襲被虜並非偶然,而是有人幕後操控,甚至她隱約能夠感受到這黑幕的冰山一角,也正是因此,她才擔憂父親和哥哥的安危,想要早日回到長安去示警。
然而李道宗的反應,讓她更加確定,事情比她想象的,還要嚴峻得多!
李道宗畢竟是宗師國親,又是長輩,更是藩王和軍首總管,晉陽這番問責,確實有些不合禮法,但老將軍卻能夠理解,只是訕訕站著,等待李明達平復心緒。
過得片刻,李明達才幽幽一嘆,收斂了心境,對老將軍軟語寬慰一番,繼而問道:“事到如今,該當如何?”
李道宗心知李明達的心性,也並未介意她的發怒,快速思慮心中計謀雛形,反而將目光轉移到了徐真的身上。
徐真本想著將李明達交給李道宗之後就離開,天高地闊,他也懶得參合即將到來的風暴,可見得李道宗的目光,他心頭頓時一縮。
他早就分析過,李道宗不敢將晉陽公主送回長安,是擔心中途會遭遇幕後勢力的伏擊,而更重要的一點是,李道宗無法完全掌控軍中勢力,連軍營之中的人,都信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