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裝打扮,胸前更是呼之欲出,讓人口乾舌燥,渾身滾燙。
李無雙畢竟是女流,又常常做男裝風流,見得這一群環肥燕瘦,心中難免有個比較,暗自掃了自己胸前一眼,不可察覺地輕嘆了一聲。
徐真無意察覺到這小丫頭的舉動,心中忍俊不禁,本以為這李無雙也只是個張揚跋扈的郡主,沒想到還有如此可愛的一面。
那頭人依次介紹了一些個紅牌麗人,又詳細講訴了諸多演練的曲目,教坊宮人只許演奏《伊州》、《五天》兩曲,不得離此兩曲,餘者皆讓內人。若演奏《春鶯囀》、《蘭陵王》、《烏夜啼》,謂之“軟舞”;若演奏《大渭州》之屬,則謂之“健舞”。
徐真對唐朝聲樂舞蹈也是一知半解,但鑑賞能力卻還是有的,畢竟魔術也是舞臺藝術,為求做到極致,徐真練過現代舞、甚至於民族舞和芭蕾都有涉獵,為了應酬,各種交際舞更是拿手好戲,華爾茲、倫巴、恰恰、探戈甚至於桑巴等都耍得有模有樣。
或許他對大唐曲目不熟悉,但對身段要求和動作難度,賞心悅目程度等,多少有著一個心底標準,在長安三年,他也見過很多“戲日”的演出,故而對唐人的偏好喜愛也是有所體悟的。
頭人也不敢多耽擱兩位貴人的時辰,忙著招呼樂工伴奏,諸多宮人內人紛紛上場,按照曲目來表演,以供兩位貴人挑選。
若選上了,到了那賀歲朝宴上舞一曲,說不得就能攀上枝頭,哪個敢不盡心盡力?
這廂美女如雲的舞之蹈之,李無雙倒是認真以對,卻看不出個高低分別,只看著諸多美人的臉蛋和胸脯,倒跟一般浪子無二。
徐真卻上心了許多,從技藝層面來考究,確實發現了幾個不錯的人選,不慌不忙讓那頭人記錄下來,引得那頭人也是頻頻心驚,心想著這徐真看起來年紀不大,又是武人裝扮,沒想到目力卻是毒辣。
到了一曲《大渭洲》,徐真卻眉頭皺了起來,因為他從那些個舞姬的動作上,看出一個問題來,這些美人不止懂舞,而且還懂武!
(注:魚袋是唐代官員的佩飾,並且按照其官員品級來定魚袋的規格,如一、二、三品皆可以佩飾金魚袋,餘者皆只可以佩戴銀飾魚袋。盛唐教坊之中既然可以給“內人”佩飾魚袋,可見其對其重視程度。)
第九十章 真猴王遇六耳獼猴
卻說徐真計較著要尋那紇幹承基套取些許口風,中途卻被李無雙橫插一足,沒奈何只能相陪著到了光宅教坊,挑選賀歲朝宴上的歌舞。
到了後頭,上來大概二十的舞姬,耍弄的都是大開大合的健舞,卻偏就讓徐真從身段姿態看出這些人都是身懷了武藝的。
尋常教坊樂戶舞姬,出身大多卑微,雖身份不算清白,都是些淪落為奴的官家娘子,但橫豎來歷明確,知門知戶,然則這二十舞姬卻身懷拳腳,不由得讓人起疑。
為免節外生枝,徐真自然不能將這些舞姬納入名單之中,可李無雙卻看不出個好歹來,耍弄慣了拳腳刀劍的她,見這些個舞姬動作剛強,身材健美,風行之間又不乏另類嬌媚,卻是屬了心意。
徐真也不能與之細說其中蹊蹺,爭辯了三五句,在旁小心伺候著的清倌卻出聲解圍調和,說這些人都是隨李元昌大王進京來朝的,暫時安頓在教坊之中,每日鍛鍊,要在賀歲朝宴上給當今聖主獻禮頌賀的!
李無雙經常出入宮禁,自小與皇家親近,與李明達情同姐妹,但心中最為崇尚的,卻是大哥哥李承乾,而這漢王李元昌年紀與太子殿下相仿,整日頑耍在一處,也沒個叔侄輩分的牽絆。
諸多皇子之中,吳王李恪與魏王李泰最賢,一文一武相得益彰,而在一干老輩分藩王之中,漢王李元昌卻是最為勇武的一個,堪稱騎射棍棒刀槍,無所不專,無所不能!
尚武的李無雙見了幾次之後,對漢王是崇拜到了極點,幼時多有親近,如今已將近十年,斷斷續續見不得幾次面,聽這清倌說是漢王的隊伍,心頭也歡喜,吩咐下去又多看了幾場舞。
徐真相爭不過,心頭鬱郁,也不與這沒眼力的丫頭計較,告了個空,隨意在教坊走動走動,活絡手腳,方便身體。
且說教坊之中多是女流,能遊走的去處並不多,徐真也不好仗勢壓迫,只在後院花園處透了透氣,時值寒冬,花草枯敗,也沒甚好看的景兒,正百無聊賴,卻見得一小廝急忙忙衝撞過來,見著徐真就如同見了救世菩薩一般,扯著徐真手袖就叫喊。
“天可憐見,終於見得善人!我家姑娘也不知驚了甚麼邪,口吐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