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也。
有鑑於此,徐真開始思索如何才能激勵庭州府兵的軍心士氣,此西突厥還在消化剛剛攻陷的金嶺和蒲類二縣,金滿這座庭州要塞,他們也不敢馬不停蹄就攻打過來,他們攻打金嶺和蒲類縣,一來是為了掠奪,二來這是為了試探。
所以徐真能夠料到,他們必定會在金嶺和蒲類縣停留休整,以待後軍前來集合,順便觀察大唐軍的反應,做足了準備,這才敢開始進攻金滿城。
他將使節團的大唐護軍和吐蕃護軍一共三百人,全數調走,為的就是要給這些庭州府兵一份士氣,然而他如何都想不到,他在外為府兵謀求激勵士氣之物,府兵卻對他的女奴們下了手。
金嶺和蒲類攻陷之後,每日都有西突厥十姓部落的大小部落率軍前來集結,人數規模大小不等,徐真與老黑蹲守了幾日,才挑選了這個八百人的小部落軍團下手。
老黑乃不世出的高手,沿途那些隱匿起來的西突厥斥候,在老黑眼皮底下根本無所遁形,二人輕易穿越重重崗哨,探查清楚這股部落軍的動向,而後展開了暴風驟雨一般的猛攻!
戰象雖然威力巨大,但行動較為笨重遲緩,徐真也知曉憑藉自己這三百人,根本就無法一口氣吞下這八百人的部落軍。
於是他打起了遊騎掠擊的戰術,三百人一律快馬勁弩,挑選部落軍剛剛安營紮寨,埋鍋造飯的時機,每次都是來如狂風,去若驟雨,如撕咬大象的狼群一般,經歷了五天時間,終於將部落軍打殘,而後出動戰象團,一舉將這支部落軍給吞了下來。
厄羅帶領的十八護法個個如陰冷的殺戮機器,他們慣於騎戰,更習慣於團戰,吐蕃王族的伏魔金剛禁衛軍的威名,西域諸部落又豈有不聞之理,這些部落軍本就是散兵遊勇,希望能夠依附賀魯的十姓部落,侵擾唐境以獲利,見得狀若鬼神的伏魔軍,頓時嚇得陣形大亂,哪裡還有一戰之力!
徐真將這部落的俘虜念珠一般綁起來,拖在戰象團的後面,伏魔軍與使節護軍的戰馬上全部都是血淋淋的人頭,旗幟和槍矛之上同樣穿刺著敵首,在雨幕之中凱旋而歸,如同剛剛在冥府四處殺戮,從地底爬出來的幽冥軍團一般!
那些將徐真視為徒有虛名軟蛋的府兵們,見得這一支得勝而歸的軍馬,心頭震撼到了極點,他們的目光落在那傳聞之中的金甲白象王的身上,落在象背之上那名紅甲長刀的鎮軍大將軍身上,他們終於明白徐真為何能夠在短短數年之間,攀爬到軍人武將的最巔峰了。
先前或許還有人覺得徐真之所以能夠上位,完全是憑藉裝神弄鬼的伎倆,然而現在他們深刻地體會,徐真所得,無半分不是他用命用智用力拼搏而得。
或有人覺得徐真是走了狗屎運,得到了二李和李二的垂青,這才聲名鵲起,然而無論是李靖李勣,亦或是太宗文皇帝,若徐真無過人之處,自己又不努力,又如何入得這些人的法眼?
徐真的這些宿命中的貴人,哪一個不是眼高於頂,閱人無數之輩?他們能夠看得上徐真,而沒有看上其他人,難道還不足以說明問題?
能夠成為鎮軍大將軍、上柱國,奉密詔顧命輔佐新君之人,又豈是簡單之輩,然而到了徐真的身上,就引發諸多疑惑和猜忌,何也?
乃因徐真實在太過年輕則已。
這些人早已聽說過徐真的事蹟,雖然徐真出使吐蕃,漸漸淡出了大唐人民的視野,然而他的名字和事蹟仍舊在流傳。
而到了後來,徐真死而復生,逆轉吐蕃局勢,成為吐蕃國師,一路傳播回來,經過一系列的添油加醋以訛傳訛,到了大唐人的耳中,他已然是神一般的存在。
可到了庭州之後,這些府兵還是看他不爽,還是對他有所疑慮,這是為何?
因為他們的心中充滿了嫉妒,因為他們很多人年紀都比徐真大,同樣在軍中生死打拼,付出的辛酸絕對不會比徐真少,然而他們直到如今,還只不過是老兵或者隊正旅帥校尉這樣的小軍官。
他們不是不夠拼命,而是不懂得借勢,他們自覺命運從來不會站在他們的一邊,運氣也不會眷顧他們,徐真有勢可借,而他們卻無依無靠,哪怕掙得軍功,也要被一層層盤剝掉,最終晉升極為緩慢。
然而他們卻忘了,徐真同樣無勢可借,徐真並非借勢,而是自己生勢,弱者等待機會,強者創造機會,僅此而已!
當他們見到徐真的隊伍拖著三百餘部落俘虜,馬背上還掛著數不清的人頭之時,他們的心頭震撼難當,雨水打在他們的臉上,潤溼他們的眼眶,但沒有人去擦拭,因為他們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