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3 / 4)

小說:犯罪心理檔案2 作者:撲火

的呢?由這兩個疑問,得出最大的可能性——兇手可能有輛汽車,用來運載屍體和拋屍;再一個,他應該系獨自居住,所以至今無人發現他作案。

第三點,不管是當場以閃電速度殺死還是制伏受害者,尤其作案現場非隱秘之地,兇手必須具有相當的膽魄和技巧以及經驗,由此推斷兇手應該具有犯罪前科,或者有軍隊和警隊服役經歷。

第四點,由失蹤者特徵來推斷兇手作案的心理動機——失蹤者皆為青少年,兇手選擇這樣一個群體作為獵捕物件,可能出於如下幾個原因:1。尋求征服和控制男性年輕人,以彰顯自身能量,從而獲取日常生活中無法體會的成就感;2。該年齡段的青少年,是其初始的刺激源,可能曾經給他造成某種侮辱和挫折;3。兇手是同性戀,可能有索愛被拒的經歷,等等。不論這三種動機只有一種符合兇手還是兼而有之,總之,可以對映出兇手孤單的心境、偏執和自卑的個性,以及缺乏與他人交際的能力

第五點:兇手的年齡比較不好判斷,因為以目前掌握的資訊,還無法清晰捕捉到兇手真實的心理動機。就上面的分析來說,假設是第一種動機,那兇手的年齡應該處在比較成熟的階段,有一定的閱歷,歷經挫折,在30歲以上;若是第二種,年齡便要稍小一點,青壯年足矣;而最後一種,跨度可以很大,與受害者年齡相仿的都可能。但總的來說,以經驗、膽識、體力、力量綜合角度出發,兇手應該在30歲到50歲之間,不過有關年齡方面,在犯罪側寫中向來是個比較薄弱的環節,現實辦案中,不必過於拘泥。

犯罪側寫,其實也是一種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方法,兇手作案的時間、地點、犯罪慣技、標記行為、受害者資訊等都是參照物,透過科學的歸納、推理、演繹,最終剖繪出兇手的本來面目。完成對所謂第一嫌疑人的剖繪,實質上便已去掉11個研究案例,那麼剩下的,又將指向什麼樣的兇手呢?

剩下6起案例,受害者年齡跨度過大,由12歲直至55歲,犯罪地點不僅分散,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4個成熟年齡段的男女失蹤者,除消失時間段類似之外,彼此之間未發現任何交集和相同特徵,假設系同一嫌疑人所為,那麼他看重的似乎只是因為他們都繫於夜間獨自出行在外者,對性別、年齡、作案地點均隨機選擇,動機應該比較明確

正當大家專注於韓印的分析時,杜英雄突然將食指豎在嘴邊,衝眾人做出個“收聲”的示意。未等其他人有所反應,他已迅速拔出腰間配槍,躡手躡腳走出北屋,先是把耳朵貼在門上聽了聽,然後猛地拉開房門,瞬間一張陰森的面孔出現在眼前,幾乎與他面貼面。

那是一張異常纖瘦的臉孔,兩額特別寬,下巴又特別尖,顴骨暴突,眼皮凹陷,一對大眼珠子像乒乓球一樣凸出,就如科幻電影中外星人的模樣。

杜英雄顯然對這張臉孔缺乏思想準備,身上的汗毛一下子全都豎立起來,幾乎是本能地飛起一腳,將那人踹出三四米開外。

眾人跟著快步跑出房間,將跌落在院子中間的“偷聽者”圍了起來。杜英雄握著槍指向那人,高聲喝問道:“你是誰?為什麼偷聽我們談話?”

讓眾人傻眼的是,面對他們的圍攻質問,那“外星大老爺們兒”竟坐在地上哭了起來,揉著乾癟的胸口,結結巴巴地說:“疼壞人大壞蛋讓爸爸打你”

“哎呀,誤會,誤會了,你們別難為他,他是村裡的馮傻子。”正在大家理不清形勢之時,村主任從正屋裡出來,忙不迭分開眾人,將跌坐在地上的“偷聽者”扶起來,一邊幫他拍打身上的灰塵,一邊解釋說:“這孩子叫馮根,是個智障兒,三十多歲了才只有幾歲孩子的智商,他爹兩個月前也失蹤了。從那時起,這孩子便天天圍著村子轉,有時成宿成宿在外溜達,估計是看到我把你們領家裡來了,以為找到他爸了,跟著來看看。”

“他父親是那個失蹤的村會計吧?”顧菲菲看著馮根,一臉同情地問。

“對,我倆關係特別好,那晚我倆和一個朋友在村委會邊上的小飯館喝酒閒嘮嗑,他爹說記掛傻兒子,偏要先走,從此就沒影了。”村主任唏噓一陣說道,接著衝眾人苦笑一下,用哄孩子的語氣對馮根說,“乖,快回家吧,要不然你媽又該不放心了,大爺一定幫你找到你爹,好嗎?”

“大爺不準騙人找爸爸”馮根在村主任的哄勸下,一邊晃著腦袋,一邊朝院門外走。走到門口,他突然轉過身子,用手指比畫成手槍的姿勢瞄向杜英雄,嘴裡發著“啾啾”的聲音,“壞蛋開槍打你”

馮根滑稽的模樣,惹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