嶼進行。那時覆水之靈——楊月蹊恰好剛剛現世,他知道此事不小,就費盡心思,集合了四件聖寶,來到朝中進見皇帝,希望能赦免逍遙王的罪。”
“僅憑四件寶貝就能赦免大罪?那四件一定是珍貴得不能再珍貴的寶貝了吧?”小風說。
“不錯,那四件確是神物。但卻沒送到皇帝的手中,卻讓姓呂的丞相給壓下了。他對這四件寶物愛不忍釋,一面應承楊爺,讓他面見聖上,暗地裡卻將四件奇寶收納入府。
不久後,呂丞相說聖上不欲見楊爺,叫他暫回新嶼。若要多言,罪加一等。其實他哪裡和皇帝說過此事。呂丞相一力答應楊爺定會再冒死上諫,爭取化解了新嶼萬民的干戈之苦。楊爺千恩萬謝,心下惴惴地回到了新嶼。
呂丞相支走了楊爺後,夜夜在家中觀寶,卻不料走露風聲,被當時的大俠李迪與杜遠二人知道了。兩人知道後,氣憤不過,就悄悄地到呂丞相府中,將那四件寶貝偷出來,並前往新嶼歸還原主。
呂丞相見丟了寶貝,還道是楊爺小氣,暗自拿回去了,氣得肺都裂了。第二日一早,就上稟皇帝,說新嶼之主窩藏重犯,抗旨不遵。
皇帝龍顏大怒,連下三道旨,下令大將金元泰將逍遙候全家和楊爺帶回京師,親自問罪。
楊爺不敢忤逆,既然聖上大怒,只能求逍遙王和他上京請罪。可逍遙王這時卻翻了臉,要他回京請罪,他是死也不去,他寧可在新嶼和金元泰決一死戰。
這一回楊爺可是大怒,來回為了你個逍遙王,我大費心思,你卻不識好歹!楊爺一怒之下,生擒了逍遙王父子,親自押他們投金將軍去了。
逍遙王的手下,本來兵力不弱。可是王爺受制,再加上身在未錐,這裡是楊爺一呼百應,哪裡還敢造次。
楊爺早早地送信給了金將軍,專待他前來。金將軍綁了楊爺和逍遙王全家老小,釘了囚車,押運回京,在白家酒樓,卻遇上了李杜兄弟
。李杜兄弟手拿楊爺的四寶,卻不便歸還。只得見機行事。
後來皇帝御審,逍遙王犯上作亂,自不用說。可是楊爺這窩藏朝廷重犯的罪名,來得可太冤枉。他自然要向聖上稟明,可丞相卻從中作梗,處處鼓動皇帝的怒氣。楊爺這時候才知道他是個兩面三刀的小人。
但自己說出的話,怎麼能抵得過丞相的誹謗,皇上最後還是治了楊爺的死罪。這一切都被大學士蘇步堂看在了眼裡。後來雙俠又悄悄地跟他說了事情中間的詳細,蘇學士義憤添膺,要給楊爺討個公道。
最後,蘇學士以事實相逼,呂丞相才答應他,在聖上面前說些好話。楊爺死罪獲免,平安地帶著四寶回了新嶼,逍遙王一家也被治了罪。但蘇學士和雙俠就此得罪了呂丞相,呂丞相氣量狹小,處處予他們為難。後來在春俱的一次賑災大案中,呂丞相藉機想除掉蘇學士。蘇學士本來是為民請命,才得罪皇帝,這時候呂丞相落井下石,很快,蘇學士就被治了死罪。這一回,卻又是金將軍保了他一條命,蘇學士被貶為庶民,流放在興煙鎮。
但丞相至此仍是不甘,非要致人於死地,於是派大內高手前往剌殺。李杜雙俠聞訊,亦前往相救。
可是,呂丞相爪牙遍佈,避過一時,卻不能避過一世。雙俠就想起了新嶼之主楊爺,於是送蘇學士來到新嶼避難。彼時雖然新嶼與八部尚有交往,但畢竟一水相隔,而且除了交些賦稅,也不十分受朝廷管轄,呂丞相雖然勢力極大,卻不能湛透進來,這樣,蘇學士在這裡才安穩了下來。
後來雙俠和金大將軍也躲不過呂丞相的暗算,無奈逃入新嶼,故人重逢,又都是相交於生死,自然親切異常。五個人氣味相投,越說越是一氣,於是八拜之交,義結金蘭,楊爺為表赤誠,將他的四件珍寶都送給了四位兄弟。新嶼的鄉親也對這四人甚是敬仰,於是分為他們造了府第,後來與瓊雲舍合稱五大宗家,以‘潭真五字’——‘忠、義、智、勇、信’論五兄弟的排行,分別是‘大忠李家’、‘大義楊家’、‘大智蘇家’、‘大勇杜家’、‘大信金家’”
“雲伯伯,那天雲伯母拿了塊匾額給我看”
“不錯,正是我們在五大宗家的新門匾,因為您是姓‘洛’嘛!千年來,五大宗家的門牌也是因為覆水的姓氏更改而每三甲子換他一回。而隨著後來多年的發展,大義家在未錐倍受尊重,逐漸地位高了起來,其他四宗家亦要聽從指派,這是潛移默化來的,並非我們強求。就這樣直到了天澈、中振年間
同少爺所說的不錯,那時候清政府無能對外,於民又是苛政如虎,新嶼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