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
積極並大膽的方案便是大軍在元江中段即揮師東進。一路上經過新平、峨山。從西北方向兵指石屏,從而對攻擊元江的清軍形成包圍態勢。
“還是不要太貪心了。”朱永興苦笑著否決了積極大膽的包圍方案,儘管很誘人,但變數太多,風險太大,滇西已獲大勝,元江只須擊退清軍,便已經很完美了。
趙王白文選輕輕舒了口氣,笑道:“還是穩妥為上,就讓吳逆三鬼多活些日子吧!”
晉王李定國輕輕頜首。說道:“吳逆所率清軍兵多勢大,不可小覷。只須穩守住元江。待其糧草不繼,退兵之時再銜尾追擊,或可輕易獲勝。”
追擊獲勝,對於吳三桂這樣的老軍伍,好象並不容易。儘管朱永興採取了穩妥的方案,但並不意味著不能給予清軍以沉重打擊,甚至是毀滅性的消滅。元江城的地形地勢是一個可以利用的條件。能取得怎樣的戰果,便要看吳三桂攻擊元江城的佈置了。
朱永興現在還不想說,畢竟只是一個可能性的設想。接下來,便是部隊的重新調配。從元江來滇西時,朱永興共帶了七千人馬,戰死的並不多,但一些炮兵和工兵作為教官被拔入了李定國和白文選的麾下,傷員也留下來治療休養,現在便剩下了不到六千。
趙王白文選將總兵陳盛及三千精銳拔給了朱永興。晉王李定國也沒有藏私,總兵王道亨是老軍伍,三千兵丁也屢經戰陣。
這才是精誠團結,一致對敵的樣子。朱永興對此感到欣慰,或許晉趙二王感於朱永興的真誠相待,以桃報李;或許是他們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