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都是大覺暢快,那種舒心暢氣的感覺,猶如盛夏飲冰,叫人從頭到腳都舒服起來
“這”
黃宗羲目瞪口呆,但已經無辭可對,特別是他為人雖抱殘守缺,甚至在談論邊關軍事的時候,別人說的是調兵調將,足食足餉,他卻和劉宗周一樣,說的只是仁義
在他看來,只要以上至下,外聖內王,都講仁德,則天下必治,內治則必定外強,象東虜那樣的外辱,也就必定自然而然的消彌了
所謂聖天子臨朝,就是這樣的道理了
不過畢竟他是方正君子,劉澤清殘害百姓的事也隱約知道一些,只是沒有人這麼當面同他直說,此時此刻,他才覺得自己腹中準備的大道理是那麼蒼白可笑,儘管對方只是一個十六歲不到的少年
而他心明白,這種差距並不是雙方地位所帶來的,而是這種氣度與自信之下,自己的一切尊嚴都已經被碾壓的粉碎
黃宗羲啞口無聲,而四周眾人都是默然讓開,朱慈烺縱馬前行,馬蹄嗒嗒敲擊在南京城的青石板街道上,清脆悅耳,充滿著一種說不出來的力道
正午的太陽之下,朱慈烺的紅羅龍袍散發出華光異彩,而他的整個人,在大量的文武官員的簇擁之下,顯的自信從容,耀眼奪目
,
第二卷 南方 第一百一二十二章 南京(10)
“太子當真不是凡俗之人”張慎言已經七十多歲,在東林黨中是老牌黨棍干將,為官沒有什麼太過特別,但明末幾大案他都是參與其中,所以十分精於政治鬥爭
此時騎在馬上,鬍子頭髮都白透了的老頭子,十分乾瘦的樣子,似乎馬一用力就能顛散了他這麼瞧著不起眼,但眼神中精光湛然,顯得十分精明
“吾輩見錯了”聽著張慎言的話,一直悶悶不樂的姜曰廣道:“念臺先生雖然學問沒的說,但出的主意唉”
劉宗周確實不是長於政爭的人物,今天這場面,當然是不可能出於他的授意,但要說沒有劉宗周的影響,那也絕無可能
如此敗了一陣,跟隨在朱慈烺和史可法等人身後的東林黨中諸人都是十分氣悶要說和太子過不去,他們都說不上
至於說什麼國家大政,祖製法度什麼的,除了劉宗周和他那一群泥古不化的弟子,怕是誰都不會當真
眾人心中想的什麼,誰不明白?
無非是爭權罷了
皇上的權不好爭,只能“陰乾”,儘量採取不合作的態度,要麼辭官,要麼軟扛,反正這十七年下來,就是如此
但皇太子是一個不好預料的變局,事態究竟會如何發展,暫且誰也想不出來
“還有內閣麼”
高弘圖微微一笑,眼神掃向四周,見眾人都面露沉思之色,他不便多說,只道:“凡事依規矩辦事,本兵、戶、工諸部在手,我想,大約也不會有太多的麻煩”
此人平時不多言,遇事不慌亂,一說話,就是切中實際
崇禎算是一個把皇權擴張再擴張的帝王了,但明末從嘉靖開始,皇權便逐漸被文官所侵凌,到了天啟年間,出了一個皇權下的妖孽魏忠賢,而當時的東林黨又搞的天怒人怨,不給別的黨派生存的機會,結果是浙黨楚黨等文官黨派全部依附到魏忠賢旗下,成為了一個級大黨派,也就是東林黨深惡痛絕的政敵閹黨
在閹黨的打壓之下,天啟年間東林黨被搞的欲仙欲死,史書上似乎是黑暗無比,但實際情形卻是國家行政效率和清廉度要比東林黨執政稍高那麼一點
等到了崇禎年間,十七歲的皇帝誅除魏忠賢,龐大的閹黨一朝被清算,然後又是“眾正盈朝”,然後,就是皇權又被侵削,這麼多年下來,崇禎幾次反覆,開始盡撤太監,到後來仍然派太監監軍,監視諸臣,就能看出為大明皇帝者的無奈之處了
不用太監,文官根本不甩皇帝,用了太監,就被稱為昏君
國家不治,就是君王用太監,不修仁德所致
崇禎到最後,無兵無餉,等於被天下士大夫叛賣,所謂的文官個個可殺,也是這個倒黴皇帝的肺腑語
當然,實際的情形,也正好說明了皇權是戰敗了
這個事實和後世所謂的明清高度集權的定論,也實在是完全的背道而馳啊
高弘圖的話,實在是十分精當,也怪不得他和史可法、姜曰廣被一起稱為東南三賢,果然是胸中大有丘壑
在場的人哪一個不是老狐狸?當下一個個眼中都是精光大射,張慎言第一個撫須微笑,大讚道:“老夫聞此語,心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