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部分(1 / 4)

“阿彌陀佛,罪過,罪過。”大蟹念道。

小蝦又道:“以上這話大都道聽途聞,不算真鑿。我親見的則是古董商溫文元那日晚膳不久,到過永樂客店。”

“莫非他當時正是去找李璉。”馬榮警覺。

“這個我不敢妄猜。——不過,馬榮兄弟信得過,我不妨再透一點風聲與你:二十年前,陶德的父親陶匡時也是在紅閣子裡自殺的,偏巧也有人看見那日溫文元進了永樂客店。真是太巧合了,其間訊息,馬榮哥聰明人,自個兒揣摩吧。”

馬榮從腰間又揣出一兩碎銀,要謝小蝦大蟹兩人。兩人堅辭,只稱履行公務,不願受賞。

馬榮小聲道:“再拜託一件私事,謹勿聲張。你兩位受了銀子我再說。”

小蝦狡黠一笑,問:“不知馬榮哥喜歡哪一類的,我們方可獻策。”

馬榮聽話投機,訕笑道:“只找一個江淮間長大的,同鄉乃覺有味。”

小蝦道;“藏春閣有一姑娘,名喚銀仙,正是泗州臨淮郡人氏,或是同鄉。人物足色,品相又優,歌舞吹彈,色藝皆精。——不過此時正在白鶴樓侍宴,午夜前方可找她。”

馬榮咧嘴一笑,將一兩銀子塞進了小蝦衣襟。

“不知蝦蟹兩位賢弟今夜何處棲息?”

“我們下處在樂苑西南隅的荒坡下,瀕臨金華江,十分僻靜。我們夜裡還得回去看守南瓜地,防人偷竊。”

“你兩位也自己種南瓜?”馬榮好奇問道。

大蟹笑了:“人各有好,強求不得。對了,馬榮哥,說起看守南瓜地,我倒想起一件事來。那一日我們見季璉的大船停泊在金華江的碼頭上,那碼頭正在南瓜地對面。溫文元與李璉兩個在碼頭邊的一株大樹下正竊竊私語。——早年李鏈的父親李經緯大人倒常向溫文元收買鐘鼎尊爵之類的殷周銅器,不過那日兩人未必談的是古董生意,那樣神色詭秘,鬼鬼祟祟。”

馬榮感佩:“兩位賢弟如此黽勉職守,令人生敬。”

小蝦道:“我們對馮里長一向忠心耿耿,捧他的飯碗已十來年了。此刻時間尚早,還得回去恆豐莊轉一圈哩。”

(黽:讀‘敏’;黽勉:勉力,努力。——華生工作室注)

第五章

馬榮也回恆豐莊去消磨了半日,手氣未退,又贏了十來兩銀子,自個歡喜不盡。看看已近午夜,便搖擺上街,徑投白鶴樓而來。

白鶴樓酒席正散,狄公由馮岱年、陶德兩人陪同緩步下了彩瓷鑲嵌的樓梯。

狄公對馮岱年道:“明日早衙時,我便上你的官署,審理李璉自殺案。你務必將一應案牘檔卷打點齊全,還要你的仵作準刻到堂聽旨。”

馮岱年連連答應,遂與陶德兩人恭敬送狄公上轎。

狄公見馬榮趕到,正是時候,十分歡喜。命一併上轎,回永樂客店。

轎裡狄公將酒席上聽得有關李璉自殺案的諸項議論一一告訴了馬榮,但將秋月糾纏的前後情節輕輕略過。

馬榮得意道:“老爺,這半日我也探得不少有關李璉的議論。”於是便將小蝦大蟹兩個的言語回覆了一遍,又指出這兩個是馮里長的幹辦,似不應忽視。”

狄公笑道:“你須知道,李璉自殺時臥房的門是裡面上鎖的,那窗槅上木柵完好,兇手何從潛入?”

馬榮又辯:“不過,老爺,二十年前陶德的父親也正是在那紅閣子裡自殺的。有人也看見溫文元進了永樂客店。這層巧合,豈無蹊蹺。”

狄公不耐煩:“溫文元與馮岱年臉面上敷衍,背裡並不和,且陰有取馮而代之的野心。馮的僚屬訐詆溫文元,故佈疑陣,豈可驟信?溫文元與李璉碼頭邊密語,也無非是與馮岱年過不去,嫉恨他的權勢和人緣。——這裡的官場紛爭,我們不必介入。了卻李璉一案,即回浦陽。休要在這裡出尖攬事,溺在其中,掙脫不開。”

(訐:讀‘節’,攻擊別人的短處或揭發別人的陰私。——華生工作室注)

馬榮雖嘴上不再作聲,心中依然深信小蝦大蟹的真摯,似不是那等做圈套讓他去鑽的人。

狄公又道:“我們如今已知道誘惑李璉至死的那個女人是誰。李璉雖是讀書種子,情場上卻是個嫩貨,一受風雨便土崩瓦解,沉淪絕境。——不過,秋月這人也太冷酷薄情了,雖然美貌,但喜怒無常,令人心寒。酒席上我對賈玉波秀才很感興味,馮岱年已選了他作東府快婿。”

馬榮道:“我探聽到那個賈玉波在恆豐莊輸了一大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