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部分(3 / 4)

小說:隋唐兩朝志傳 作者:丁格

總批:張巡、許遠可謂烈丈夫矣!以疲卒抗方張之虜,前後四百餘戰,殺賊十二萬入,乃至食盡而死。三日而救至,十日而賊亡,天以完節付二人也。觀者能不髮指乎!

隋唐兩朝志傳

第一一○回 駱悅殺賊史思明

安慶恩見折了尹子奇,大驚,心生一計,乃喚楊潮宗行詐降之計,內應外合,必擒李、郭矣。潮宗領計,帶親隨賊兵數千人,迤邐到唐寨。先使人報知,郭子儀笑曰:“彼來詐降,吾必將計就計問之。”遂喚潮宗人,問其降故,潮宗答曰:“吾主安慶恩醉酒殺人,又賞罰不明,將士怨叛,誠恐禍及,故來投降,別無異心。”子儀曰:“汝等別無異心,汝就在此候用。”卻叫李謖管待使人,大吹大擂,飲酒盡醉。酒中皆下藥,醉倒渾如泥人。其有醒者,但指口而笑。慶恩知是中計,急求救應,領諸將並一萬人卻待出寨,只見四面喊聲大起,火光沖天,賊兵各自逃竄。只見回鶻託天王擋住去路,慶恩奔往左寨而走,火光齊起,撞著雷清殺將回來。再奔右寨,撞著李勃夾殺一陣,四下無路,慶恩棄軍土匹馬望平水而逃。見水上有舡,賊慌喚近岸,人馬下船,一聲號起,一齊拿住,卻是李光弼遣將扮作胡兵在此等候,擒了慶恩來到寨。子儀交盡招安賊兵,不許殺戮,降者無數。救滅餘火,李光弼擒安慶恩至,託天王擒揚潮宗至,其餘令狐潮、牛延蚧等皆被擒。子儀笑曰:“汝等詐降,如何瞞得我過。被吾以計擒之,今番有何理說?”慶恩曰:“圖王霸業,自古皆然,作事不成,惟求一死而已。”子儀欲令眾將降唐,表奏為用。李光弼曰:“不可。此等彼雖人面,心如野獸,難以德懷,留之必為後害。”子儀低首而言曰:“斯言是也。”即命推出慶恩、楊潮宗、令狐潮等盡皆斬之。子儀安民已了,與李光弼移兵自河陽一路而來迎敵。卻說安慶緒自起兵以來,與史思明每不相合。思明驍勇強盛,慶緒謀欲圖之,猶豫不決。早有人報知思明,思明驚懼,遂舉所部十三州前來降唐。肅宗欲任之,張鎬進曰:“不可。思明為人兇險,因亂竊位,力強則眾附,勢奪則人離,禽獸之輩,反覆無定。願勿假以威權。”帝意遂止。至是復領人馬思歸,與慶緒並不相聞,但自在軍中操兵練將。慶緒探聽知之大驚,不知所為,乃上表稱臣于思明,領三百騎敬詣思明營中,皆被思明殺之,慶緒先有州縣,及所領人馬皆歸於思明。思明勢大,遂自稱大燕皇帝。卻說史思明領兵二萬進攻河陽,正與李光弼相遇,各自安營下寨。思明計有良馬一千餘匹,每日出於河渚浴之,迴圈不休,以示多盛。光弼意欲取之,與諸將定計,命索軍中牝馬得五百匹,繫於城內。其馬互相咆哮嘶鳴,候思明馬至水邊,使軍士盡驅出之。聞馬嘶不已,思明之馬悉浮渡過河來,皆被唐兵一齊驅之入城。思明大怒,乃屯兵於河清,欲絕光弼糧道。光弼聽知,遂移軍於野水渡,令諸將致死擊之。賊眾大敗,思明星夜逃去。行了二日,為其部將駱悅謀縊殺之。其子史朝義將輕騎數百走至莫州,副元帥僕固懷恩之子僕固碭追及圍之。朝義累累出戰皆敗,乃選精騎五十自北門犯圍而出。李懷仙遣兵又追及之,朝義兵勢窮蹙,乃自縊於林中。懷仙取其首級以獻。安慶緒與賊眾皆被殺,餘黨悉平。僕固懷恩與諸軍皆還。帝接風大喜,重加賞罰。麗泉有詩云:三箭定天山,功成奏凱還。

撫餒新境土,只在霎時間。

自收復群寇之後,朝廷無事,稱賀昇平。

卻說帝自蜀歸長安,常欲居興慶宮,又多御長慶樓。長安父老過者,往往瞻拜,聲呼萬歲。行軍司馬輔國進讒於肅宗曰:“上皇居興慶宮,日與外人交通。今陳玄禮、高力士共謀,欲不利於陛下;且興慶宮與閭闢相參,垣牆淺露,非至尊所宜居。大內深嚴,奉迎居之,與彼何異;又得杜絕小人熒惑聖聽。”帝泣而不應。是時上元元年秋七月,適值蕭宗不豫,輔國遂自矯稱帝語,迎上皇往西內居甘露殿,所留侍衛之兵惟老弱者數十人。遂將高力士流於巫州,陳玄禮勒令致仕。上皇不悅,乃不茹葷,闢轂不食,構成一疾。帝初然猶往問安,因是帝亦有疾,但遣人以代問安。其後帝知是輔國背地行事,惡欲誅之,畏其握兵權重,竟猶豫不能決。是月中旬甲寅,上皇遂崩於神龍殿,年七十八歲。是時帝已沾疾,未得平復,又值上皇之喪,蹕踴哭泣,哀毀逾禮,因是其疾轉加沉重。群臣奏請帝別殿養病,設醮祈禱,帝嘆曰:“死生有命,何以禱為。”遂不肯設醮。次日,覺氣上衝,目不睹物。帝喚大將軍郭子儀、李光弼二人。近臥損前囑咐後事。帝曰:“朕今病勢沉困,料已難逃,今以大事囑汝二人:太子篤厚恭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