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有責任心、對父母怎麼樣。他說的這一個細節讓我很感動,後來我在家裡遊說的時候,經常講這一個例子。我父母開始不太贊同我們相處,首先他文憑沒我高,二個我們的家庭條件有點懸殊。我就一直用這一個細節感動他們。我爸爸媽媽也是很傳統的人,我就一直跟他們講,他對父母特別特別孝順,我爸慢慢被我說動了。後來我寫了封信回家,我爸看了,跟我媽說:“這次我們女兒動真格的了,你就別說了!”嗬嗬嗬,嗬嗬嗬嗬!那次應約去吃酸菜魚,閔玟看到閔德一本書上的簽名,心裡一動——他也姓“閔”,而且叫“德”!後來有一次,他騎腳踏車帶著她的時候,她裝作不經意地問:“德啊,有一篇文章你還記得啊,第一個字就是‘德’?”他扭頭說:“記得,張曉風的《地毯的那一端》,是嗎?”那天晚上你送我回宿舍,當我們邁上那斜斜的山坡,你忽然駐足說:“我在地毯的那一端等你!我等著你,曉風,直到你對我完全滿意!”我抬起頭,長長的道路延伸著,如同聖壇前柔軟的紅毯。我遲疑了一下,便踏向前去“就快了!”那以後你常常樂觀地對我說,“我們馬上就可以有一個小小的家,你是那屋子的主人,你喜歡嗎?”——
—
張曉風《地毯的那一端》這是張曉風走上紅地毯之前寫給“德”的一封信。7年前,有個男孩在南京把《讀者》上轉載的這篇文章撕下來寄給閔玟,說:“等我7年,等我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