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部分(2 / 4)

小說:我的眼睛 作者:中國長城網

靜修,鑽研拆解“yu女心經”之法,五個人日夜苦思,殫精竭慮,不得其法。丘處機從天罡北斗陣法中悟出一理,合五人之力,以勁力補招數之不足,於是五人便精思併力攻敵的法門,歷時一個多月,終於創出一招“七星聚會”,想不到十八銅人陣中也暗含變化莫測的“七星聚會”

“老衲告之破陣之法,施主切不可得意而忘形。”老和尚緩緩說道,“闖陣過後,莫忘老衲所託之事”

“恩,我記住了”我關心的是破陣,就沒再細問。

“去吧”

又是一陣天旋地轉,睜眼一看,自己依然躺在硬邦邦的僧床上,毫無出門下棋的跡象,莫非又是南柯一夢?

我伸了個懶腰,左手一緊,張開一看,赫然攥著一枚晶亮透明、金光閃閃、堅硬如鋼的圓形石頭

正文 第二百一十一章舍利子

第二百一十一章舍利子

望著手中這枚比花生米還小的圓石,頭腦有些混亂:按說自己根本沒出僧房,手裡的這塊堅硬如鋼的石頭哪裡來的?記憶中的老和尚是誰,塔墓又在哪裡?莫非是自己元神出竅遇到了高人?

倘若真是“元神出竅”,那老和尚一定是一位得道高僧,否則胸前的虛空藏菩薩像不可能沒有絲毫動靜。

可是,他說“有人兩次託夢於你,卻為何不聞不問還雪上加霜”是何用意?還有,這枚“石頭” 怎樣使用,什麼時候用,自己一無所知,“夢”中也沒多問。

我重新躺下,閉上眼想“鑽”回去問問

鐘聲過後,外面傳來朗朗的誦經聲,和尚們上“早課”了。

僧床上的我,既沒“鑽”回去,也睡不著,只好起身,把手中的小石頭收好,走出僧房,因為我想到一個人,他或許知道些什麼

偏堂裡,永年大師正在閉目打坐,手裡數著永遠也數不完的佛珠。

我躡手躡腳走過去,恭恭敬敬站到一旁。

“施主不去休息,來此作甚?”永年大師發話了,文縐縐的,遠不如和葉軍長那樣隨便說笑。

“大師,我想請教個問題,不知是否打擾您”

“呵呵,施主不必客氣,但說無妨。”

“少林寺有塔墓嗎?”

“塔墓?什麼塔墓?”

“就是很多很多高僧圓寂後的家”我儘量說的委婉。

“呵呵,施主所言塔墓應該是墓塔,就在敝寺的塔林之中?”永年大師微微笑道。

“塔林?塔林在哪裡,大師能否帶我去參觀一下?”我想驗證一下昨晚的經歷。

“這好吧,請隨我來”永年大師說完站起身軀。

永年大師比我矮半個頭,身高不足一米六五,略顯瘦弱,與其天庭飽滿,滿臉紅光比例有些失調,或許高人都這樣兒,如此不起眼兒的老頭兒卻在少林寺佔到“永字輩”,甚至能直接跟方丈協商調動十八銅人,地位可見一斑。

隨著永年大師西行約三百米,來到一處臺階前,舉頭望去,大大小小的塔散佈如林,多用磚石砌成,也有的用整石鑿制而成,正是自己昨天晚上看到的那些“煙囪”,心裡不禁暗暗稱奇。

幾名黃衣武僧正在練功,看到永年大師,立刻收功行禮,永年大師微笑著還禮示意。待黃衣武僧知趣地離開後,永年大師介紹了塔林的來歷。

塔是印度古音“塔婆”的簡稱,就是墳墓,在中國專指僧人的墳墓。少林寺歷代住持和有成就、有貢獻的僧人的靈骨或生前衣缽就安放在這裡,因其散佈如林,故稱“塔林”。

按佛教規矩,只有名僧、高僧圓寂後,才設宮建塔,刻石紀志,以昭功德,激勵後來。塔的形制層級,高低大小,除了各個歷史時期的風尚和具體情況,還體現著逝者生前在佛教界的地位、成就和威望。塔有單層和多層,最多的層級為七級,即世稱的“七級浮屠”。

原來,和尚平時所說的“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中,“七級浮屠”指的就是最高的墓塔。我仔細觀察了一下,塔林中的墓塔高矮不同,有一層、三層、五層、七層,還真沒超過七層的。

據永年大師介紹,塔林現存自隋朝以來各代墓塔共232座,其中隋舍利塔1座,唐塔1座,宋塔2座,金塔7座,元塔43座,明塔139座,清塔10座,當代塔2座,年代不清塔27座,另有殘塔和塔基35處,是我國最大的塔林。

想到昨晚的老和尚說他來住的時候也才兩座,現在都232座了,往前一推,他應該是宋朝的得道高僧,難怪只知有“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