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部分(2 / 4)

的一副精神氣兒,卻能夠讓人感受到他的精明和與眾不同來。

正文 第42章 籠絡(1)

“元山先生請不用客氣,本王早在沒來四川之間,就聽說元山先生在四川德高望重,是極有民望的長者,因此這一次本王被封到四川來,倒是一心想著來見見先生,還請先生莫要怪本王來得冒昧了。”

我儘量讓自己把話兒說得真誠,因為這個時候我知道,只有真誠才能使我獲得對方的信任。

趙元山的眼睛有意無意的直盯著我看,似是想看清楚我有沒有絲毫的作偽,口裡同時客氣道:“殿下過獎了,草民不敢當啊!”

“這一次川蜀遭歷匪亂,雖說是那亂匪猖狂,但是從前本王那戚王叔也有不當之處,才釀成這回的傷害。元山先生或許不知,這件事兒傳到京城,不僅朝廷上下,就連皇上也是痛心非常的。”

微微一頓,我輕嘆一口氣繼續道:“本王雖然受封四川,但是畢竟年紀尚輕,加上初到這裡又不熟川蜀百姓的狀況,許多事兒還需要向元山先生請教則個,望元山先生念在百姓身處水深火熱的苦處,對本王不吝指教啊。”

要知道若在平日,我哪會說什麼“戚王叔也有不當之處”之類的話兒,朝廷在這種情形之下是根本不能認錯的,我這時候把話兒“開誠佈公”的說出來,讓趙元山聽見大概已經算得上是真正的放下心懷來請教他了。果然,他的眼中流露出一絲詫然,看了我好久之後,終於點頭說道:“看來傳聞真的不假,從前草民就聽說到四川來的睿王殿下是少有的才德兼備的人,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啊!”

我擺了擺手,謙遜道:“元山先生不必客氣。本王知道如果想要把四川治理好,想要讓四川恢復從前的樣子,就必須藉助蜀人的力量,必須把自己看成是這兒的人,因此本王不把自己當作外人了,還請元山先生不把本王當作外人。”

我這一番紓尊降貴的話兒,顯然很能感動到趙元山,他捋須頷首道:“難得王爺能這樣想,那就真是我四川百姓之福了。”

我微微一笑,接連對趙元山問起了一些四川境內的事情。趙元山聽後,也都就著四川的風土人情一一為我解說了。看起來,我一時之間雖然還不能讓他完全信任我,可是終究是使他放下了不少的戒心,日後只需再繼續和他多作接觸。定會真正的得到他們趙家的支援的。

“不瞞殿下說。如果殿下想要將逃竄在外的百姓招回原籍。只需派人到各鄉各村去大肆傳說,百姓們是會陸續回來的,這也並不是什麼難事兒。只是只是這稅賦”

趙元山對我解說中,有意無意的提起了稅賦的事兒。

我心中一動,立即就明白到他是害怕我會像之前戚王叔那樣強徵暴稅,連忙搖頭道:“元山先生儘管放心。按照皇上的旨意,四川要免去三年的稅賦,本王這一回親自到四川來看到了百姓們的這般境況。心中深感難過,等過了三年之期後,除了那必要的一些稅賦,其餘的雜稅雜役都不加設立。”

趙元山一聽,當即就放下了心來,笑道:“有殿下的這一番話兒,草民算是放下心來了。”

我想了一想,又道:“經歷匪亂之後,如今四川各地的官府破落,人員缺失,本王政不能行,令不能達,這如何能夠派人到各鄉各村去招回百姓?本王心中最希望的就是能在各處招募一些官員,簡單的開府建制,也好處理這尋常的政務啊!”

趙元山沉吟了片刻,說道:“其實對於殿下的憂慮,草民倒有一個法子,就不知道殿下願不願意?”

“哦?先生有什麼良策就儘管說出來,讓本王聽聽。”

“如果殿下願意,可以頒令讓百姓推舉當地仁者達人來就任各府各州的官員,這樣一能順民意,二能如王爺之願開府建制,豈不是兩全其美?”

對趙元山的這個法子,其實我早就已經想過了,而且還是我想得最多的一個法子。由百姓推舉,這個方法敢情是好,可是凡事有利有弊,如今各處百姓外逃,剩下的人並不多,而且還多有從前參加了匪亂的亂民參雜在其中,所以推舉出來的官員未免就會良莠不齊了。

自從之前偷聽到了這一次禍亂其實是由鏡花宗的人在背地裡暗暗操縱的真相之後,我就更是放心不下了,因為各府各州的官員雖然權力不大,但是終究是掌管一方水土一方人的官員,之前的亂事還沒有全然了結,這個時候要是讓當地的土豪惡霸之類或者是鏡花宗的人混入其中,那隻怕還真的會引起重新燎原的星星之類,因此如果想要由百姓來選舉官員,那還真要在我的掌握之中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