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五人手臂骨折,一人像王亮一樣被襲中後腦後生命垂危,後搶救了過來,還有一人兩隻睪丸全被踢碎。
雖然沒出人命,但是這事兒已經搞的很大了。
據說回民中學的人傷的也不輕,血流滿地。回民中學學校門前一塊水泥地上紫紅色的血跡怎麼清洗都清洗不乾淨,一年的時間仍然可以清楚的看到已經凝成紫黑色的血跡。直到一年多以後修路,血跡才徹底消失。至於那究竟是哪些人的血,恐怕即使是當時的參戰者都不清楚。
在王宇等人和回民中學惡戰的當天晚上,李四的遊戲廳就正式停業,但停業的當晚仍被砸。
曉波、王宇、王亮真真正正搖滾了一把,而且,還沒搖完。
第二天,王宇和李四收到訊息,回民區的老大,東波,要跟他們談談。
這時的回民區老大,已經不再是張大噶子,張大噶子早已在三年前一次酒後駕駛摩托車時撞上了樹,據說死像極慘,殯儀館負責整容的人把他那撞碎了的半個腦袋拼在了一起,但是無論如何也找不到了他的幾顆牙,後來張大噶子的弟弟又回到事發現場找,才發現他哥哥的牙齒都深深的“鑲”在了撞死他的那棵樹上。可見當時他摩托騎的有多快。
東波當時年僅23、4歲,但已經是回民區的頭號人物,其手段,根本不次於李老棍子,直追張嶽。
李四收到訊息以後說:“找紅兵談談吧!”
二十一、閒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
二狗從小就認識回民區的東波,二狗至今仍清楚的記得此人的經典形象。在九十年代中後期的那幾個夏天裡,他總是光著膀子,穿著個藍色的短褲,瘦瘦高高的身材,高鼻深目,留著寸頭,他的長相十分特別,尤其是在一群純種漢族人中間更顯得極其與眾不同。在九七年秋天大連金州足球場進行的那場令國人無比窩火的比賽結果為2:4的中伊之戰中,二狗認識了伊朗的頭號球星阿里代伊,此人長得和東波完全一樣,只不過東波比阿里代伊黑一些並且沒有蓄上唇的鬍子。
其實這些形像都不能稱之為經典,真正經典的是:他的短褲左手邊塞著一個大哥大,右手邊塞著一個斧頭!每天上街一分錢不帶,只帶這兩件家務什,終日以訛錢為生。看樣子是:街上見到誰不順眼就掏出斧子來和人家幹,打不過的話立馬掏出大哥大吹哨子。
千萬不要以為東波像是曉波一樣是個初中都沒畢業的輟學者,人家東波是搞藝術的!藝術!他初中畢業以後就上了我市的藝校,我市的藝校是中專,中專當時國家包分配,只要不太差,進了藝校只要不被開除基本都能拿到畢業證,但是人家東波就楞是沒拿到!據說,他是近十年內沒拿到畢業證唯一一人。這一切,只因他的畢業作品實在太彪悍。
東波在藝校的專業是器樂,鋼琴。
據傳畢業那天,在藝校的禮堂裡,東波上演了令在場的近兩千名觀眾終生難忘的一幕。或許,他這才叫藝術,但即使是藝術也是行為藝術,絕不是鋼琴藝術。
藝校每年畢業時都會讓學生表演一下畢業作品,學長笛的吹一曲長笛,學鋼琴的彈一首鋼琴曲,學舞蹈的上臺表演一段舞蹈,然後由評委老師評分,決定該生是否能夠畢業。在藝校建校歷史上,尚無人卡在這一環節。直到東波出現,創造了歷史。
東波是學鋼琴的,當然要表演鋼琴獨奏,他選的曲目是—《致艾麗絲》!!!據說,報幕的女同學剛把這曲目報上來,就引起了觀眾席的一陣騷亂。“我靠,居然彈《致艾麗絲》!?我6歲的女兒都會彈!”觀眾們多數都鬱悶了,少數不鬱悶的還以為這是東波“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呢。
一身燕尾服的東波上臺了,那個年代,我市穿燕尾服的人很少,他這身行頭把大家震了。東波上臺後深深的給大家鞠了個躬,十分符合國際禮節。觀眾和評委都鼓掌致意,平添了幾分期許。
半分鐘後,觀眾和評委們已經汗流浹背了。
“他彈的這曲子是什麼?”一位年近六十的評委和身邊的評委交頭接耳,他楞是沒聽出來東波彈的就是《致艾麗絲》“沒聽出來”
“那剛才報幕的怎麼說的?”
“《致艾麗絲》吧?”
“不像!”年近六十歲的老評委搖搖頭,他實在沒聽出來東波彈的這曲究竟哪像《致艾利絲》。
雖然臺下的觀眾和評委議論紛紛,藝校的禮堂內已經亂成了一鍋粥,但是東波依然面帶微笑,從容淡定的彈完了這首曲子。
“這位同學,請問你彈的曲子是什麼?”老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