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離開了就安然無恙了嗎?哼,我在你回去的路上給你安排了份大餐,我就不信你能安然回去。
這一次,我就要你的命。”
郭圖聽了也笑道:“主公放心,這次,就算孫堅不死也會丟半條命,他的那些部下本就疲憊不堪,劉表以逸待勞,肯定會打孫堅一個措手不及,以前是他跟幽州軍走的很近,我們才沒有下手,現在,孫堅已經是違抗了盟主的命令私自撤退,就算我們對他下手,別人也不會說什麼。”
袁紹聽了哈哈大笑道:“哈哈哈哈,這就對了,孫堅,必須死,你派細作前往荊州,一定要將玉璽的訊息給我帶回來,玉璽,只能是我的。孫堅有什麼資格擁有。
還有,必須秘密進行,不能讓我那弟弟知道了,否則,他會搶先下手。”
郭圖領命後下去辦事了,留下高覽跟袁紹在帳內不說話。高覽雖然是袁紹的部將,但是,這時候,他內心也對孫堅有點小同情了,不得不說,袁紹的手段確實不怎麼光明正大,孫堅這次,確實是被算計了。
袁紹這邊的事情正在進行中,另外一邊,諸侯其他部隊中,也很不太平。
有句話叫作:吃飽了沒事幹。那到底幹啥呢?多半就得惹是生非啊。
剛開始會盟的時候,大家都還知道有個共同的敵人是董卓,那時候,就算有矛盾,至少也不會擺到明面上來,都會忍著。
但是,現在,董卓已經退走了,主要矛盾已經不存在了,次要矛盾就自然而然的擺上明面了。
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諸侯之間的糧草問題,現在董卓已經退兵,各個諸侯自然不再願意把糧草交到袁術那裡讓他同意發放,誰都有私心,袁術也是如此,他也不知從這個肥差中獲利多少了。
糧草既然不再統一發放,那肯定有的人多有的人少了。本來這也是自己後方運來的糧草,誰多誰少也怪不得別人,但是,有時候,某些人一旦窮瘋了,自然是要想些歪點子的。
兗州太守劉岱自認為自己是皇親國戚,完全沒有將一般的勢力代表放在眼中,除了袁紹,公孫續這樣的實力派外,其他人在他眼中確實不值一提。
但是,兗州乃是四戰之地,也不怎麼產糧,劉岱又不擅於內政,壓根也就是半個廢材。他只知道直接向別人要,哪會自己去搞生產。
自會盟以來,他的糧草也多半是向別人要來的。就在公孫續派太史慈回幷州後的第二天,劉岱的糧草又出現短缺的情況,以前,他還可以直接去找袁術申請,但是,現在,袁術也給不了他糧草了。
迫於無奈,他就向東郡太守喬瑁借糧,喬瑁推故不給,劉岱沒有借到糧食,心裡覺得喬瑁這是瞧不起自己,於是就起了殺心。但是,現在袁紹和公孫續等這幾個大佬還在,也還輪不到他放肆。
劉岱東拼西湊搞了點糧草後,就開始策劃怎麼報復喬瑁了,只要有機會,他就來次黑手。
其他人那裡也好不到哪去,整個盟軍大營都是暗流湧動,只是,身為盟主的袁紹,他在這時候不僅沒有意識到問題,反而致力於如何報復孫堅好奪回玉璽,不得不說,這是盟軍的悲哀。
對歷史走向多少有點了解的公孫續自然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當他得知劉岱借糧不成功後,他就明白,盟軍,快要散了。
這天晚上,他分別向袁術,陶謙,孔融三人發出邀請函,請他們來府中一聚。
由於幽州軍這邊兵力較少,所以他們已經全部駐紮在洛陽城中,而袁術他們也各自率領一萬人駐紮在城中,所以,他們住的地方,其實是以前那些世家大族的府衙。
公孫續這麼做,自然是跟自己父親公孫瓚透過氣的,公孫瓚也看出盟軍已經堅持不了多久,所以,他也有意思請這幾個關係特別好的來喝次酒,權且當作告別。
傍晚,袁術等人相繼來到幽州軍這邊的駐地,他們來到公孫父子所在的府衙後,就發現酒菜已經擺上桌子了。
袁術只帶了紀靈一人,孔融身邊也跟著武安國這員大將,而陶謙身邊,卻是劉備這傢伙,劉備雖然已經答應去北海,但是,他也沒有放過機會跟陶謙打好關係。
眾人坐下後,公孫續先站起來舉著酒杯對眾人說道:“在座的都是我的叔伯小侄今天請諸位來,一,是為了慶賀我們同心協力打敗了董卓,二,則是為了紀念我們這段時間的交情,都是一個戰場上滾爬過的,我相信,沒有什麼交情能比得上這個了。”
“好,說得好。”袁術聽了哈哈大笑道:“續兒快人快語,深得我心。我袁術也相信,都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