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部分(1 / 4)

小說:霸行三國 作者:沸點123

雲長,你去安排一下吧,明日我們先率領三萬五千騎兵出發,留下一萬步軍鎮守中山。袁紹現今將主力部隊都集結在青州,看來是想據城而守。

這傢伙現在也聰明瞭,知道野戰佔不到便宜,哼哼。看來袁紹手底下也有能人啊,他是看準了我軍騎兵不能攻城吧。也罷,當年征討黃巾的時候就試過騎兵攻城,現在正好讓他們開開眼界,不然,他還真以為我北疆軍是吹牛吹出來的本事。”

“些許毛賊而已。”關羽自傲道:“末將麾下將士豈能不會攻城,若是陷陣營來了的話,嘿嘿,我看袁紹能怎麼防守,陷陣營的威風,就要在袁紹身上展現了。”

第二天上午,三萬五千騎兵集結完畢,再加上五千虎賁軍,總共四萬人,全軍約有五萬多匹戰馬,這裡不是草原,而且袁紹手上沒有過多的騎兵,所以公孫續沒有將選鋒軍或是虎賁軍裝備成一人三騎。

除去隨軍攜帶的糧草之外,公孫續軍中還有五千頭牛和兩萬只羊,這既運載糧草的交通工具,同時在必要情況下也是大軍的糧草,正是有了草原之利,公孫續每次出兵都能輕鬆解決糧草運輸問題,沒有必要去徵調大量民夫。)

若是換了其他人,恐怕四萬騎兵的糧草就是個大問題,長途作戰的話,沒有兩三倍的民夫是解決不了後勤問題的。當年漢武帝派遣大軍北伐匈奴,那一次不是徵調數十萬甚至上百萬的民夫。

戰爭的殘酷就體現在這,每一場戰事的爆發其實都與普通百姓沒有直接關係,但每一場戰事中,當地百姓都會被捲入進去,運送糧草需要人,修築防禦工事需要人,打仗打掃戰場需要人,有時候,攻城拔寨也需要人去做炮灰或是擋箭牌。

而且,每一次大勝之後那些被捲入的百姓很少能得到直接利益,他們還得面對破敗的家園,長滿青草的耕地,甚至是回家後再也不找不到親人。

漢武帝在征討匈奴這方面確實做出了巨大貢獻,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為何在這種情況下自己治理的國度內還會爆發起義呢?難道那些百姓不為有這樣的皇帝自豪嗎?

縱使漢武帝從草原搶來了大量牛羊,得到了大量戰利品,可這些都沒有分給百姓。靠百姓打仗,最後百姓卻一無所得,在這種情況下,想不要百姓起義,行嗎?

公孫續經過多年的努力終於減輕了自己領地內百姓的壓力,百姓對於公孫續來說就是戰爭潛力,他不能為了發動一場戰事就讓自己領地內數十萬百姓放棄生產跟著自己去玩命。

再說,公孫續沒發動一次戰爭都是想帶領自己領地內的所有人走向更好的生活,而不是帶著他們走下坡路。這就是公孫續能在每一次大戰後迅速恢復的重要原因。

大軍出發,天下震驚。這是北疆軍第一次如此大規模的南下,上次面對青州百萬黃巾,公孫續也才出動了三萬人不到而已,可這次為了對付袁紹,他先是兵分兩路,而後又是派出四萬騎兵,從此足可以看出公孫續對這場戰事的重視程度。

“主公,我軍第一戰就攻打渤海,是不是有點偏離主戰場了。”關羽看著前方說道:“何不直接調集大軍與袁紹決戰,子龍那邊現在也已經出發,我軍實力本就在袁紹之上,何必如此?”

“雲長,我知你驍勇,也曉得你很會打仗。”公孫續回道:“但是我作為主要要考慮的不僅僅是戰事的問題,攻下渤海後我軍就有了章武,渤海領出靠近沿海的地區,如此可靠海軍幫我們運送後勤物資。

我軍的後勤物資就可以從中山經河間,入章武,幽州的糧草可以直接透過漁陽那邊從水路運送過來,如此可減輕我軍後勤的壓力,更避免了騷擾當地百姓。

還有一點,袁紹在冀州也是苦心經營多年,我軍雖然早先就佔據了中山、河間等地,而且也從韓馥手上借到了趙地,廣平,朝歌三地,但我軍在冀州總歸是名不正言不順。

其中主要原因就是袁紹在冀州的統治權,渤海算是袁紹的老家,他當初就是渤海太守,這裡有他經營多年的底蘊,我軍來攻打渤海,其實就是與袁紹在冀州的部隊進行決戰。

若是我所料不錯,渤海這邊絕對已經集結了超過五萬的軍隊,你不要小瞧了袁紹,他麾下能人無數,就比如說那郭圖,雖然善於勾心鬥角,但他也是有些真本事的。

不要以為冀州的中心還在鄴城,這是非常時期,鄴城就算城高牆堅又如何,總歸是人心不穩,難以持久。再說,相比於渤海而言,鄴城更加容易被我軍圍困,袁紹在這種情況下肯定會選擇渤海。

況且渤海離青州又近,平原、清河、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