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很多謠言都把矛頭指向顏良,不少人都認為是顏良不想放棄手上的兵權,故而才會設下這個圈套讓公孫瓚上當。
王子服等人本欲趁熱打鐵,想讓劉辨撤掉顏良的職位,同時派人去接管顏良的兵權。但是,劉辨一反常態的拒絕了。
理由很簡單,如今鮮卑軍十萬騎兵聚集在東部草原,東邊的大軍絕對不能出亂子,哪怕顏良心懷不軌,但至少他不會和鮮卑人一條心,所以顏良不能動。
再說,就算劉辨現在有權力換下顏良,可誰敢去接管這個職位,且不說坐上這個位子要擔負起守衛邊疆的重任,就算顏良肯讓出這個位子,他的部下們會容許別人來替代顏良嗎?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邊疆將士向來是只知上級,不知朝廷,你要他們去抗擊胡人,守衛邊疆,這些勇猛的將士是不會抱怨一句,但如果說你要他們將手中兵器指向自己的上級,指向自己的統帥的話,他們絕對做不到。
況且,如果傳言屬實,公孫瓚確實是被顏良設計埋伏了的話,那就說明顏良此刻已經有了自立之心,他又怎麼可能會放棄東部大軍統帥的職位,連當朝太尉他都敢下手,別人要是再敢去找他要兵權的話,顏良恐怕都會直接派人去擊殺對方了。
王子服等人本來也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既然劉辨堅持反對,那他們也就沒話說,那些不死心的大臣還想建議劉辨斷了顏良的糧草,但劉辨還是沒有同意。
當初公孫續建立各個軍區的時候就下令各個軍區要實現自己的軍屯,以防止糧食短缺的情況發生,所以,東部草原那邊的北疆軍有自己的牧場,自己的耕地,糧食產量早就能自給自足。
朝廷這邊每年雖然也會運送些物資過去,但大多是以美酒,錦帛和其它生活用品為主,糧食反倒是最少的。
現在乃是非常時機,顏良怎麼可能會讓別人斷了他的糧草呢?就算朝廷這邊真的可以斷了顏良的供給,他難道不會去搶嗎?鮮卑軍十萬人那裡就沒有糧草?草原部落那裡就沒有糧草?
退一萬步講,現在公孫瓚就在顏良手上,劉辨不想自己的太尉出任何事情,不管顏良是不是忠心,現在這個時候,朝廷這邊是絕對不能動他的,要不然顏良真的做出什麼錯事的話,不僅公孫瓚有危險,整個北疆都會出現危機。
劉辨平時不怎麼喜歡說話,所以顯得有點懦弱膽小,再加上他長的比較瘦弱清秀,外人看起來就覺得好欺負,可當所有大臣的奏章都被他一一否決的時候,這些大臣才知道劉辨原來也是個難纏的主,這位懦弱陛下的智商,遠在他們的預估之上。
皇宮之中,劉辨呆在自己的寢宮之中沒有出門,就在公孫瓚出事的訊息傳來的第二天,宮中許多值班將領都換了人,雖然絕大多數軍士和普通領兵校尉都還沒換,但現在發號施令的將領劉辨都不認識。
就在劉辨惶恐的時候,王越則請求覲見,原本那些新來的值班將領還想阻攔,但卻被王越的劍術給驚嚇道,後來王越趁著夜色直接潛伏到了劉辨的寢宮,那些禁軍竟然都沒發現。
“王愛卿,朕不會有事,你還是去保護大將軍的家人吧。”劉辨看著窗外說道:“朕乃當今天子,又有誰敢來謀害朕。”
“陛下,老臣乃是奉了大將軍的命令前來保護您。”王越說道:“再說,大將軍的家人那邊自有他的家兵部下保護,想來是不會出事的。”
“哦?你是接到大將軍的命令嗎?”劉辨驚喜道:“我就知道大哥不會出事,大哥現在在哪,你快告訴我,北疆危急,現在正是需要大哥的時候啊。”
“陛下,老臣也不知道大將軍在哪。”王越拱手回道:“當初老臣隨陛下來到幽州的時候,大將軍就給老臣下了個密令,若是遇到突發情況,老臣就得在第一時間內趕回皇宮時刻保護陛下。
前段時間老臣在外訪友,正巧聽說大將軍失蹤的訊息,本來老臣也不放在心上,但當太尉遭埋伏的訊息傳遍幽州的時候,老臣就覺得事情有點不尋常,故而才會立即趕回來。
陛下,此時此刻,不僅僅是北疆危急,你的性命,也同樣危險啊。老臣不能辜負大將軍的託付,除非老臣身亡,否則老臣暫時是不能離開您的。”
“我還以為大哥在北疆,原來大哥早就料到會有這麼一天。”劉辨有點失望的說道:“哎,愛卿多慮了,朕乃天子,誰敢殺我,又不是人人都像那董卓,你放心吧,我不會有事的。”
“陛下糊塗啊。”王越搖頭說道:“普天之下,想殺陛下的人數不勝數,陛下就不覺得奇怪嗎,為何兩日之內,宮內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