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他把人給引薦到這的,現在卻裝的跟沒事人一樣。有時候華雄是真好奇賈詡是怎麼做到這點的,怎麼什麼事情都好像跟他沒有關係一樣呢?
良久,公孫續終於開口說道:“文優先生,別來無恙乎?”
李儒這才抬起頭看著公孫續,而後突然笑道:“將軍越來越幽默了,我現在都這般模樣了,難道將軍還看不出來嗎?”
“呵呵,先生是獲得了新生,我覺得這樣對先生而言並沒有什麼不好。”公孫續回道:“以先生的才能,更該有跟好的舞臺,跟了董卓反而是耽誤了自己。”
“哎,談不上耽誤不耽誤,這是我李儒的命。”李儒說道:“命中註定讓我遇到太師,我自該好好輔佐他,奈何他最終沒能聽我良言。
這是太師的命,也是我的命。我李儒命中註定是此結局,呵呵,李儒愚鈍,當年遇到將軍的時候還以為將軍只是一頑皮少年,卻不想這些過去,將軍已經有了如此成就。”
“呵呵,這事情吧,怎麼說呢?或許在你看來這是命,在我看來吧,這就是因果。”公孫續搖搖頭笑道:“董卓進洛陽是因,遷都長安就是果。
而後荒淫無度是因,到頭來身首異處就是果。這一切都是董卓咎由自取啊,倒是你,董卓的首席軍師,西涼軍的頭號智者,你不應該淪落如此地步才是。
若是你肯出面振臂一呼,董卓的舊部肯定是大半都願意跟著你啊,那牛輔不過是校尉之才,卻能統軍十餘萬,先生有陳平之謀,卻無半點兵權,這不是很搞笑嗎?
先生為何不趁西涼軍打亂的時候出面呢?以先生只能未免不能力挽狂瀾,就算那些西涼軍將領貪圖權力,可他們對先生也該是恭敬有加才是啊。
先生放著好好的榮華富貴不去享受,卻來草原當以牧民,這豈不是太虧了。再說先生現在還年輕,不該如此頹廢啊。”
“哈哈哈哈哈,公孫將軍果然是個幽默人啊。”李儒大笑道:“敢問將軍,西涼軍現在可還有雄主之才?”
“董卓都淪落到身首異處的下場,其他人又能算什麼人才。”公孫續回道:“放眼天下,稱得上雄主之才的也不過寥寥幾人,只是現在的西涼軍中,確實沒有一人。”
“這不就是了,有太師在,才有我輔佐西涼軍的可能,沒有太師,我李儒也該離開西涼軍。”李儒看著公孫續說道:“至於說到掌管西涼軍,呵呵,我李儒還是有自知之明的。
我也就是個謀士的命,根本就沒有統帥西涼軍去爭霸天下的福分。若是西涼軍中有將軍您這樣的明主,我倒是願意誓死效忠啊。”
“呵呵,先生現在都變直爽了。”公孫續看了賈詡一眼後繼續說道:“先生請坐吧,進了我的大帳就是我的客人,我豈能怠慢先生。
想想當年,我與董卓也還合作過幾次,其中也不缺先生的功勞。今日故人相見,本該開懷暢飲的,奈何俗事太多,續只能與先生小飲幾杯了。”
“此生能再與將軍共飲,實乃人生快事。”李儒坐下後舉起酒杯說道:“他日我在地底下見到太師也可以自豪的說我李儒臨死前還與天下第一英雄喝過酒啊,哈哈、、、、、、”
“哦?這麼說,先生已經是有了死志了。”公孫續放下酒杯疑問道:“世人誰不求生,難道先生就偏偏一心求死嗎?”
“非也非也。”李儒也放下酒杯回道:“非是我李儒一心求死,而是我有自知之明,我李儒助紂為虐,做了太多傷天害理的事情。
將軍身為北疆之首,自該要給天下人一個交代。不然豈不是玷汙了將軍的名聲,再說,我李儒也確實是該死之人,若是能死在將軍手上,卻是再好不過。天下英雄,又有幾人能有這待遇呢?”
“先生既然有了求死之心,為何來草原找我呢?”公孫續拿起酒杯端詳了一會後說道:“難不成我公孫續就是個收屍的不成。”
“俗事纏身,不得不來求助於將軍。”李儒看著公孫續恭敬的說道:“文優有家人、隨從、部下數萬餘人。
這些人都不是該死之人,文優一人死不足惜,但請大將軍憐憫這些人,給他們一條活路。我部落中有戰士兩萬人,皆可為大將軍效命疆場。
另外部落中有牛羊馬匹百萬頭,金銀珠寶無數,這些都將是大將軍的東西,只請大將軍能夠放這些人一條生路,李儒願意奉上首級為大將軍解氣。”
“若是董卓知曉你在他死後都還是如此忠心,他也該瞑目了。”公孫續再次盯著李儒說道:“這件事情暫且不說,我會好好考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