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怎麼封賞公孫續,最後還是盧植建議功過相抵。公孫續率軍即刻返回幽州。另外,漢靈帝回到洛陽後有感於這次叛亂的事情,他覺得自己對天下的控制力不夠,於是就搬出了州牧制。
漢靈帝大量任用劉姓子弟擔任各州州牧,但是,幽州地處險要,地理位置特殊,這幽州牧的位置竟然留給了公孫瓚。或許,這也是漢靈帝變相的賞賜了公孫續吧。
公孫續大勝匈奴後自然要班師回幽州,丁原自然要率軍遠送。不管怎麼說,公孫續這人很厚道,不僅幫忙殺退匈奴軍,還分了七千戰馬給自己,丁原當然高興得很。
雁門關外,公孫續率大將趙雲太史慈和五千精兵跟丁原告別。
呂布單人獨騎送出五十里遠,最後,還是公孫續說道:“送君千里,終須一別,奉先兄,我們就此別過吧。”
本來呂布的年紀只比公孫續的父親小几歲而已,但是呂布一直強調跟公孫續要平輩相交,公孫續也只得同意。
看著這個比自己小十幾歲的孩子稱自己為兄,呂布也不禁笑了起來。呂布知道再送下去就要到幽州了,於是呂布大笑道:“他日若有機會,我必定去幽州拜訪,等我女兒綺玲長大了,我必定將她許配給你,哈哈哈哈。。”
說完,呂布救策馬走了,公孫續等人不禁莞爾,這呂布,還真是性情中人。
高順已經率領其餘六萬多兵馬從草原回幽州去了,因為草原東部的戰事還沒有完全結束,高順正好回去平定鮮卑東部。
草原上的事情有戲志才,賈詡為軍師,有徐庶徐榮為統帥,再加上驍勇善戰的幽州軍,公孫續根本就不不用操心,現在高順又率大軍回去,相信不出一個月,草原東部必定全歸公孫續。
其實,不是公孫續不想繼續討伐鮮卑,而是,現在公孫續手下的地盤太大了,鮮卑東部草原毗鄰烏桓,已經不能再向北擴張了,加上公孫續早前就佔有的遼東以及幾個月前打下的三韓地區。
公孫續現在手上的地盤加起來抵得上兩個幽州,好在公孫瓚幫忙隱瞞,不然公孫續恐怕過不了這麼順心的日子。
公孫續自己思考過,鮮卑東部平定後必須留至少五萬大軍留守,留守的最好將領他也想好了,就是顏良跟文丑,以他們兩個人的能力,必能鎮守北部草原。
遼東地區雖然早就打下,但是由於遼東處於中心位置,軍事力量絕對不能弱,公孫續決定留大軍十萬於遼東由徐庶坐鎮遼東,雖然三韓地區也打下,但是往北還有高句麗等敵對勢力,這是公孫續的大後方,必須要有大軍鎮守。
而且,公孫續打算在這裡建立海軍基地,所以,這個大後方自然而然就成了重中之重。公孫續已經決定由徐庶率大軍十萬鎮守三韓,威懾高句麗。仔細一算,公孫續的所有力量就這樣分散掉了。
公孫續手上本來有正規軍二十萬,但是由於自己佔領的地盤都是不太平的,不得不留下大量兵力防守,而公孫瓚手上的兵力也只有十多萬,幽州毗鄰草原,到處都是關隘,就算幽州有數十萬大軍,也會被分散掉。還是實力不行啊,不然也不會這樣畏手畏腳。
安排好一切後,公孫續手上還有五萬機動力量,但是這五萬人名義上是屬於幽州軍的行列,公孫續雖然是驃騎將軍,但是除非是有戰事,否則,他也無權老是帶領大軍。
公孫續將這五萬人安排在遼西,樂陽,漁陽等地,跟自己手下的實力交相呼應,同時也幫自己老爹鎮守邊疆。
公孫瓚雖然知道自己兒子手上有大量的軍隊,但是他更清楚自己兒子不會害自己,所以,當公孫續只安排五萬人回幽州接手防務的時候公孫瓚也沒有多說什麼,他知道自己兒子有他自己的打算,自己沒有必要過問。
公孫續把自己的安排以信件的形式傳給了各個將軍,而他自己則率著五千兵馬悠哉悠哉的回幽州。
五千人,每人陪三馬,大軍的行軍路線是先過雁門,穿常山,過中山,最後直奔右北平。
公孫續這樣安排自然有自己的道理,一是因為趙雲,趙雲離家多年,現在也算是功成名就,是該會家看看,而且,公孫續打算這次把趙雲全族遷到幽州,畢竟,等天下大亂的時候,常山真定必定會被戰火波及。
這二嘛,公孫續接到手下暗線的訊息,郭嘉已經決定投靠自己,現在已經到了河間,跟郭嘉一起來的還有甘寧,這兩人是在半路上遇到的,當時甘寧打算帶著手下八百兒郎跟著甘寧北上投靠公孫續,卻不想在半路上自己手下人劫持了郭嘉。
本來是想撈點小錢,卻不想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