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往前就進入了危險區域,若是董卓發狂,白馬義從還是得往回逃的。
黃敘再次吹起收兵的號角,白馬義從再次轉向朝本陣奔去。
兩三分鐘後已從就回到了自己預定的位置再次列陣,回來的路上,他們也不忘將戰死的或是受傷的同僚的帶回,當然,還有那幾千匹戰馬,不論有沒有受傷,先帶回來再說,這些戰馬是絕對的好東西,若是現在不帶回來來待會盟軍恐怕會搶破頭。
三千白馬義從戰死加受傷的不到一百人,而在短短半個時辰不到的情況下,消滅了四千多敵人,這等戰果,讓盟軍中跟幽州軍關係比較好的軍隊歡呼了。
有這樣的強軍,眾人就再也不必懼怕西涼鐵騎了。盟軍的將士都在歡呼,為己方取得的勝利,也為這群驍勇的英雄們。反觀西涼軍,除了中軍和右軍的部分人外,其餘人馬計程車氣已經下降到極點。
白馬已從列好陣型,早就有友軍送上弓箭補充,或是將戰死受傷者帶下去。
一切都是那麼有條不紊,眾人眼中已經不再是驚奇了。
今日白馬義從的表現已經打破了眾人的觀念,騎兵,不僅僅是用來衝陣的,也不是隻有重騎兵才是騎兵中的霸主。原來騎兵的運用還可以如此巧妙。
袁紹從震驚中回過神來,現在他內心後悔得要死,這等精銳,怎麼不在自己麾下。
公孫瓚應該是盟友而不應該是敵人,如果再給他一次機會,他肯定願意跟公孫瓚交好而不是鬧矛盾,現在他也終於明白為什麼公孫瓚只帶了一萬五千騎兵。
精銳,不必太多,夠用就行啊。其他幾路平時跟公孫瓚關係不好的諸侯已經用驚恐的眼神看向幽州軍,常年在塞外跟異族作戰,殺得草原遊牧民族聞風喪膽的幽州騎兵就是如此剽悍。眾人現在才知道自己對於幽州軍瞭解的太少了。
張飛還在興奮中,剛剛死在他手下的敵人起碼有七十人,張飛可不會滿足於跟在對手屁股後面放冷箭,這等猛人,哪裡最兇險哪裡就有他的影子。興奮中的張飛催動烏騅,高舉丈八蛇矛,扯著他的大嗓門吼道:“董卓,還敢戰否。”
這聲音,傳遍兩軍,幽州軍將士馬上跟著喊道:“敢戰否。”這一下盟軍更熱鬧了,不管跟幽州軍熟不熟,軍士們計程車氣跟熱情一下子高漲,都齊聲喊道:“敢戰否,敢戰否、、、、、、”
董卓一臉陰沉的看著前方,李儒立馬上前寬慰道:“岳父何必生氣,今日是我們佈局,即使丟了些顏面,我們也是最終的受益者,今日我們就繼續把這戲演足,幽州軍的強悍的確超出我們的想象,但是其他那些,不過是一群雜魚而已,只要我們不跟幽州軍死磕,公孫父子二人也是不願意跟我們拼命的。”
董卓點點頭,於是傳令道:“西涼男兒,不曾懼戰。”
董卓的中軍人馬中,盾牌兵不斷用大刀敲打著盾牌,其餘士兵也狠狠用長矛擊打著土地,他們以此來發洩內心的憤怒,並提升自己這邊計程車氣,然後,就有校尉帶頭喊道:“西涼男兒,不曾懼戰。”
很快,其他人馬也跟著喊道:“戰,戰,戰。。”但是這呼喊中,又有多少人有戰下去的勇氣呢?
袁紹知道今日過後必須得跟幽州軍重新搞好關係了,不然以後這支強軍跟自己作對,自己就很難發展了。當即,袁紹很配合的下令進攻。公孫續回頭對著袁術等人說道:“諸位叔伯,跟著我。”
眾人點點頭,公孫續率先出擊,攻向西涼軍最薄弱的右軍,三千白馬義從後是五千幽州騎兵,然後就是袁術,孔融,陶謙的三萬步兵。兩軍很快就交戰了。
公孫續利用騎兵來去如風的特點,將騎兵分為八隊,圍繞著西涼騎兵的右軍不斷干擾和襲擊,當西涼軍右軍陣腳大亂的時候袁術等人的丹陽精兵正好撲上去廝殺。
公孫續又率軍從敵人後方進攻。西涼軍右軍遭受不住兩面夾擊,再加上士氣本來就低落,很快,這支軍隊就潰敗了。
西涼軍右軍的潰敗引發了其它兩軍的失敗。董卓立馬下令收兵,呂布及時的率領自己的部下脫離戰場,這樣,最先潰敗的右軍反而留在了最後,盟軍將士跟在幽州軍,淮南軍徐州軍後面追擊。直追到虎牢關下,公孫續才下令收兵。
袁術笨還想繼續追擊,甚至一舉攻破虎牢關。但是被公孫續阻止了。原因是公孫續知道今天贏的太容易,董卓必有後手。
果然,王匡,喬瑁和袁遺等幾人的人馬也想著一舉攻破虎牢關,卻遭受虎牢關上萬箭齊發,損失不少人馬後不得不收兵。
盟軍大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