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的開明派或者革命黨們對怎麼建設一個工業國完全沒有概念。即便是他們中間的優秀人物,看到的也都是表層的東西。也不過是什麼堅船利炮,或者工廠礦山什麼的。對於建設這些東西需要的社會制度以及配套的社會系統完全沒有概念。目標錯誤,方法錯誤,如果能夠有正確的結果那才是滑天下之大稽。
嚴復看馮煦很認真的聽著年輕的陳克講著一些基本的社會理念,心裡頭也很是感慨。當年他覺得陳克能指出不少問題,以及梳理出中國的文化特點,已經是相當的讚賞陳克。見到陳克能夠安民建軍,便覺得陳克是個人才。但是與陳克共同工作的越多,嚴復才發現自己這些想法居然是錯的。陳克與眾不同的原因不是他能幹到什麼,而是陳克對世界的看法本來就與眾不同。說個極端的話,即便是“剝削”,陳克也比別人更懂得怎麼剝削。滿清的官府與百姓是個“零和關係”,官府多拿了,百姓自然就少拿。陳克是透過多發展生產力的方式,多生產出的東西,哪怕是陳克拿走了其中的九成,百姓也能多得到一成。更何況陳克拿走的這些不是他自己或者人民黨給用掉了,而是繼續用於發展生產力。
取之於民,用之於民。這話喊了幾千年,嚴復是親眼見到居然根據地這地方給變成了現實。馮煦提出加入根據地公務員體系的請求,嚴復一點都不意外。
馮煦這麼聰明的人,又有過地方行政經驗,對陳克說的東西自然也是理解的很清楚。根據地“扭曲供需”的經濟政策,理論上一點都不稀奇。中國歷史上這麼幹的人並不少,問題是這麼做了之後接下來怎麼辦,怎麼發展,中國歷史上從來沒有解決過。一遇到人民的生活問題,任何激進的改變都落得沒了下場的結果。在見到陳克之前,馮煦也只能靠歷史上的經驗來當官,儘量用傳統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只有在陳克這裡,才有一個大政府真正大規模的推進地方人民的發展。
如果從歷史上來看,陳克這種人這種做法註定是曇花一現,若是沒有參與編輯《新華字典》,馮煦也是不肯趟這趟渾水的。“萬古留名一卷書”,更何況是國家文化根基的字典。編完了《新華字典》之後,馮煦已經清楚的想通了一件事,如果他真的想讓這本字典上標註的“馮煦”這個名字能夠名垂清史,那就只有讓陳克奪取天下才行。所以得知了人民黨重創北洋軍的訊息之後,馮煦就催促嚴復幫他引薦。
聽完了陳克簡單介紹的一些綱領性問題,馮煦答道:“既然是加入了公務員,我自然不會自作主張。”
陳克此時也沒有挑三揀四的選擇,馮煦這麼說了,陳克轉頭對嚴復說道:“政審需要有人擔保,嚴先生你可以替馮先生擔保。你先把申請檔案與擔保檔案走一下程式,根據地現在的規定,十四個工作日之內會給你回覆。若是透過了,自然沒有問題,如果沒有透過,你可以要求仲裁。那時候我就有機會介入此事了。”
聽完這話,嚴復點點頭。他對這套官僚體系的流程比較清楚。與人民黨內部組織相比,政府部門各方面的制度更加不完善,體系營運也更沒有經驗。黨委可以透過黨委會議來討論問題。但是政府部門則不行,所以根據地高階幹部擁有特別參與“仲裁權會議”的權力。本來這些權力是該歸“人大”所有,在“人大”還是一個擺設的現在,幹部們就兼有了這項權力。如果與會的某位幹部能夠強行表示承擔責任的話,在某些比較低階的行政事物方面是能夠透過一些事情的。若是即便有幹部願意承擔責任,這些事情依舊沒有能夠透過,仲裁會議會採用投票方式,簡單多數票即可透過。
每過一段時間,就有一次例行的“仲裁會議”召開,陳克無疑擁有最大的影響力。當然,如果在仲裁會議中行使用了這個權力,那就意味著要付出極大的政治代價。即便是人民黨的高階幹部裡頭,也沒有人願意輕易這麼做。
馮煦他不知道這些內部體制的營運模式。他只知道人民黨建立根據地不到兩年,陳克的話裡頭擺明了人民黨政府體系竟然能建設到任何事情都能找到負責人的制度,這實在是不能不讓馮煦這等外人感到意外。
嚴復與馮煦走後,陳克鬆了口氣。作為黨內最大權力的擁有者,就必須承擔起最大的責任。上頭的幹部背黑鍋,很多時候就是這麼背的。而背黑鍋的事情,與其暗著背,還不如這麼公開背。公平、公正、公開,固然是對權力者的極大限制,同時也是對權力者的極大保護。與其讓黑材料積攢多了,在關鍵被一次放出來,還不如透過這種仲裁會議界定。仲裁會議肯定是不完美的,卻是能被各方接受的。想到這裡,陳克忍不住搖了搖頭,這可千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