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錕得到的訊息中,起義軍戰前已經確立宗旨,“戰後雞犬不留”。這個訊息流傳甚廣。而西安將軍,身為滿人的文瑞在告急電報中也說了此事。他苦苦哀求袁世凱出兵調停此事,只要起義軍願意放滿人一條生路,他們只願能夠活著到東北種地,其他家當一概不要。電報裡頭也說的清楚,如果起義軍攻城,他們已經做好了同歸於盡的準備。
以這樣的決死態度來打仗,這些甘陝綠營肯定是拼了命才能攻破城牆。而戰鬥最後屠滅滿城數萬口,這沒有上萬兵力也根本做不到。
一想到自己要去和這麼一幫人拼命,曹錕心裡頭很是沒底。他當然願意當一省總督,可是如果自己失敗了,背後的競爭者可是排著大隊要踢掉曹錕的。曹錕不能失敗,失敗不僅是做不了陝西總督,以後其他省份的總督他也混不上了。相比較,去內外蒙卻是一個相對輕鬆的工作。
至於袁世凱堅定認為曹錕是看上了未來的羊毛生意,還真的是冤枉了曹錕。
不過北洋現在的體制就是這樣,大家場面上說場面話,實際辦起事情來,永遠都是以自己的利益為最優先。如果從這個角度來說,袁世凱也沒有完全冤枉曹錕。
莫道前路無知己八十諸省之變(十二)
1910年11月1ri,夜色yin沉,袁世凱的書房裡頭還是亮著燈。自打奪取了zhongyāng政權之後,袁世凱每天都是如此。不是沉思,就是揹著手來回走動。他從沒想到過想統領整個中國是如此為難之事,各種紛亂的局面糾結在一起,所有最初看似微不足道的利益衝突,在最後都能變成影響局面的大事。北洋集團裡頭現在除了少數幾個人之外,大多數人都根本不怕把事情搞大,袁世凱jing通官場,他已經看出問題所在。在全新的北洋政體裡頭,每個人都在試圖擴大自己的許可權範圍,不管有理沒理,先爭到手裡頭再說。反正現在北洋集團現在是中國最大的政治集團,眾人根本不怕折騰。
不過這幫人也並非完全不知好歹。首先,他們知道一定要把袁世凱給頂到頭上去。其次,這幫人不肯去挑釁人民黨。第三,他們也不會選擇真的選擇風險大的工作。想到這幫手下,袁世凱就覺得一陣頭痛。
袁世凱少年時候做過一首打油詩,“眼前龍虎鬥不了,殺氣直上幹雲霄。我yu向天張巨口,一口吞盡胡天驕。”從個xing上來說,他認為自己是個試圖以個人功績獲得無上地位的人。不過這些年在官場裡頭摸爬滾打,袁世凱早沒有了當年的青澀。政治從來不是單靠個人能力就能指揮一切的體系。
在慈禧死前,袁世凱覺得自己頗有能夠施展的空間。只是被慈禧死死摁住而已。等慈禧一死,袁世凱反倒明白了,如果當年沒有慈禧真正的認同以及幫助,袁世凱很多事情根本幹不了。現在的北洋裡頭就是如此,袁世凱的任何命令其實執行起來通通大打折扣。想幹事的人立刻會被無數人扯後腿。
今天晚上來袁世凱府邸的是徐世昌,徐世昌是來要東北墾荒經費的。東北四省之上現在還有一個東北總督,就是徐世昌。袁世凱暫時不願意輕易改動滿清的官制,其實聯省自治的政治綱領,各省自治,置於各省之上的各大地區總督,例如東北總督,兩廣總督,湖廣總督等職位已經毫無意義。但是袁世凱不肯駁了徐世昌的面子,還是希望能讓自己這位老朋友徐世昌幹到最後。
而且袁世凱也已經和徐世昌談過,一旦聯省自治完成之後,就會任命徐世昌為內閣副總理。內閣總理的職位是要給慶親王的。當然,慶親王現在風燭殘年,徐世昌扶正不過是眼見的事情。徐世昌也欣然接受了老友袁世凱的好意。
不過完全沒想到的是,以徐世昌的資歷,在新的內閣裡頭居然也碰壁了。民政大臣趙秉鈞與工農商大臣張謇倒不是想難為徐世昌,而是對這筆資金支出到底該歸誰管爭執起來。
東北墾荒是袁世凱提出的,現在關內人多地少,但是關外的東西恰恰是地多人少。所以袁世凱募集一些自願的百姓,把他們組織起來去東北墾荒。說起來這也是個真正的功績。工農商大臣張謇卻認為既然是國家主導的墾荒,那麼算是商業行為,須由國家主導。他認為個人墾荒,能成者少,失敗者多。而且其中的欺壓事情太多,不如直接國家組織人力,把墾荒變成農場建設。集中人力物力,加上國家的扶植,效益更好。
其實這個建議頗類似人民黨的農場建設。人民黨肥沃的土地分給了百姓,由zhèngfu出力組建大農場,募集一些願意到農場工作的百姓,加上zhèngfu的諸多支援。到現在搞的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