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真平新相上位,更是雷厲風行,行動果決,解決民亂的政策一條接著一條出臺。天下沒有不能解決的問題,只看解決的人是否有足夠的魄力與擔當,有淺水清的兵力保駕護航,有梁錦在後的鼎力支援,再加丞相職權在手,大權在握,嚴真平的處事手法剛猛果斷。
面對如麻亂局,優秀的政治家們要做的不是慢慢梳理,而是直接快刀斬亂麻。
在嚴懲了一批辦事不力的地方官後,嚴真平的政策得到順利實施,糧食開始降價,從國外買來的糧食也陸續進入驚虹。
從1月份起,淺水清與嚴真平就開始聯合著手解決驚虹國內政局與民間不穩這兩大難題,這是他第一次涉足國家層面的管理與救治工作,考驗重大。利用孤正帆的不降,天風軍依然無法順利進入的機會,淺水清大刀闊斧地改革著驚虹朝政,收攏人心,安插官員,遍植心腹,以完成自己暗中操控驚虹的目的。
有嚴真平這個好老師在,淺水清的第一次政治表演出乎預料外的成功,遠比他在戰場上的第一次個人秀少了許多波折,雖充滿詭詐之道,卻也無驚無險。
從1月份到3月份,短短三個月時間裡,被淺水清一手掀起的驚虹亂潮開始出現明顯的緩解之勢,糧食問題得到了解決,民亂問題也開始大大減輕,各地壓力驟然舒減,驚虹朝局與民間終於重新出現穩定之勢。
這段時間裡,淺水清和嚴真平固然忙得是昏天黑地,方虎與碧空晴也在大殺四方,連連擊敗各地叛亂軍,就連新王梁錦也是忙得不亦樂乎他忙著享受人生,享受美好繁華,每日留戀後宮。他父親的妃子,他兄長的妃子,凡是姿色出眾的,他一個也不放過,生活過的奢侈**之極,彷彿明日便要天塌地陷,他今天要先把一切能享受的都盡情享受。
然而就是這樣,梁錦卻被百姓們就交口稱讚“賢王有德,治國平亂。”
在這裡,我們不得不承認,人們對利益的追求有時會發展到一種極度短視的結果,從而完全難辨是非。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天風統一大梁舊土之戰中,原本的止水地區可以說是最貧弱的,驚虹相對要好上許多。但是兩地收復之後,卻出現了止水昌盛,驚虹急劇衰敗的景象,這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淺水清的種種作為所導致。
作為叛國臣子的楚鑫林,因為忠實地執行淺水清為他制訂的一套休生養民的政策,使得鍪海群地區的老百姓迅速恢復生產力,生活得以安康,對楚鑫林更是敬若神明,對淺水清卻恨之入骨,他們永遠忘不掉血香祭大旗帶給他們的慘痛。哪怕止水平民的傷亡還不到驚虹平民的二十分之一。
但是在驚虹,由於淺水清一連串的舉措,迅速地在一年之內將這個國勢本還算富強的國家給弄得七零八亂,土地荒蕪,國民暴動,自相殘殺,舉國皆亂,導致將整個驚虹變成一片人間地獄。梁錦本人生活更是窮奢極欲,貪婪無度,賣國求榮。然而淺水清和梁錦卻成了驚虹人的萬家生佛,人人鼎禮膜拜,對其崇拜景仰無比。
在這裡,仁義成了一把殺人不見血的屠刀,將所有人都拉進無間地獄之中。淺水清幕後推動災難,臺前解決災難,終為不知事實真相的驚虹人所敬重仰慕。儘管他害死了數十倍於止水的驚虹民眾,但僅僅因為他從未親手揮舞屠刀殺向平民,反而對民眾賑糧濟災,他就成為所有人心目中的好人。
至於梁錦,他雖賣國又如何?重要的是在他的治下,國家正在恢復元氣,百姓正在減少死難。那麼一個“任人有功”的功勞便總是免不去的。
待到3月中旬,驚虹格局基本已定,各地雖有少量叛亂,卻已難成大患,惟有寒風關及東部三省,卻依然穩若金湯。
孤正帆自從宣稱堅持不降,絕不割讓之後,就一直在努力糾合東部三省的地方勢力,使其服從自己的領導。令所有人感到驚訝的是,對於孤正帆的軍事行為,淺水清竟採取了放任自流的態度。整整四個月以來,孤正帆努力整合東部三省,淺水清則整合驚虹大部地區。他對除東部三省以外的所有地方的叛亂,都採以毫不留情的鎮壓手段,惟獨對即將被割讓的地區袖手旁觀。
在此期間,暴風軍團不止一次通告孤正帆立刻投降,蒼野望更是連番催促淺水清糾合驚虹戰力,準備內外夾攻寒風關,但孤正帆死不低頭,淺水清則推脫以驚虹內部局勢不穩,暫時不宜對寒風關動手,當全力平定亂局為上。
待到3月末,在經歷了近百日的整合行動後,驚虹亂象有所復甦,淺水清也已經基本將整個朝局控制在手中,對寒風關的軍事行動終於到了拖無可拖的時候